生活百科知識。
(1)合理搭配飲食是我們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黃油、水果等,其中含有的營養素有油脂、糖類、蛋白質、水、無機鹽和_____等.
(2)丙酸鈉(C3H5O2Na)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劑,丙酸鈉中C、H元素質量比為___________。
(3) 打開盛有白醋___________(寫出化學式)的瓶蓋時,很快就聞到了酸味。請從微觀角度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鐵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金屬,但其極易生銹,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鐵與空氣中_____和_____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山東省高密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業水平測試(三)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化學小組對熱水壺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回答問題。
【查閱資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離子,在加熱條件下,這些離子趨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質——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鹽和堿)。有關物質的溶解性見下表。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和_________(填化學式),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設計方案】 實驗1:確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和CaCO3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過濾,在濾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 沒有白色沉淀產生 | 一定不含 Ca(OH)2 ,一定含 CaCO3 |
實驗2:確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
利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實驗2探究。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稱量D、E裝置總質量為600.00g,按上圖組裝后,將2.50g水垢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溶液,待錐形瓶中不再產生氣泡時,打開止水夾K,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稱量裝置D、E的總質量為601.25g(堿石灰主要成分為CaO和NaOH,不考慮裝置內空氣對實驗的影響)。
【實驗討論】(1)加入樣品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K,緩緩鼓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B裝置之間_____設置干燥裝置(填:“要”或“不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
(4)裝置B中生成CO2的質量為______g。通過計算說明水垢中_____含MgCO3(填字母)。
A. 一定 B. 一定不 C. 可能 D. 無法確定
實驗3:確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2
(5)另取質量為2.50g的水垢,加入3.65%的稀鹽酸與之反應,測得消耗稀鹽酸w g。結合以上實驗結論,判斷w的值滿足________________條件時,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練兵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主導方向.“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消滅污染,是一門能徹底阻止污染產生的科學.它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銷毀”等內容.2002年桂林市在整頓音像市場的活動中,查獲了一批盜版光盤,并進行了“綠色銷毀”,以下做法屬于“綠色銷毀”的是( )
A.潑上汽油焚燒B.傾倒入漓江
C.深埋入土中D.碾壓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畢業班第三次教學質量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鎂條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 鎂燃燒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
C. 該反應中鎂元素顯+2價 D.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仙游縣第六片區2017屆九年級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實驗一: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用的收集裝置____________。
(3)圖E所示,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觀察到燃燒的蠟燭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該現象的化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已知Fe2O3樣品中含有雜質FeS2.興趣小組用下圖裝置測定樣品中FeS2含量。稱取mg樣品置于玻璃管Y內。充分灼燒該樣品,根據實驗后裝置Z增加的質量推算FeS2質量(裝置管內發生反應:4FeS2+11O22Fe2O3+8SO2)
(4)連接好儀器,檢查整套裝置的氣密性:在裝置Z中加水至浸沒長導管末端,關閉開關b,加熱玻璃管Y,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5)使用“實驗一 ”裝置B制得的氧氣進行實驗,裝置X瓶內需盛放的干燥劑是________________。
玻璃管Y內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若立即停止通入氧氣,會導致誤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若將通入的氧氣改為空氣進行同樣的實驗(樣品反應完全),則測得FeS2含量_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數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仙游縣第六片區2017屆九年級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將下列各組物質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A. HNO3和FeCl3 B. KOH和CuSO4 C. BaCl2和Na2SO4 D. NaOH和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區級聯考】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實驗室用石灰水而不用氫氧化鈉溶液鑒定二氧化碳。氫氧化鈉能否與二氧化碳反應?
【查閱資料】Ⅰ.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易溶的碳酸鈉,碳酸鈉在二氧化碳過量的條件下繼續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
Ⅱ.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對比如下表
操作 | NaHCO3溶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稀鹽酸 | 產生氣泡 | 產生氣泡 |
加入稀CaCl2溶液 | 無明顯變化 | __________________(填寫現象)) |
加熱溶液至沸騰,并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 |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 | 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實驗反思】學習小組討論,認為產生此實驗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NaOH與C02發生了反應;另一種是_______________
(2)為了進一步驗證CO2與NaOH溶液已經發生反應,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生成的新物質。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aOH與CO2發生了反應 |
【實驗拓展】該小組同學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利用數字化技術測定溶液pH值變化,待完全反應后,觀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氣泡,pH出現兩段S型變化曲線。
【實驗分析】
(3)AB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BC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利用實驗驗證變化后的產物,實驗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區級聯考】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2017屆九年級4月質量檢測試卷(一)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請根據下列實驗圖回答問題。
(1)D試驗中最易生銹的是______(填“a”“b”“c”)。
(2)C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于B實驗,小李同學進行了改進與創新,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上圖改進實驗與B實驗相比,明顯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海安縣2017屆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領域作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層面上設計開發出來的“最小機器”,向其提供能量可移動并執行特定任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分子機器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分子機器的定向運動屬于化學變化
C. 分子機器的運動無需消耗能量
D. 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分子機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