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酸雨的形成只與SO2有關 | |
B. | 焚燒垃圾可以發現,且不會帶來新的污染 | |
C. | 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PM2.5”是一種新分子 | |
D. | 化學反應能產生新的物質,核反應能產生新的元素 |
分析 A、根據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據此分析解答即可;
B、根據焚燒垃圾易污染空氣解答;
C、根據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超過2.5μm的顆粒物解答;
D、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解答.
解答 解:
A、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煤燃燒排放的廢氣SO2、NO2溶于雨水,經過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酸雨.故錯誤;
B、焚燒垃圾易污染空氣,故錯誤;
C、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超過2.5μm的顆粒物,不是一種新分子,故錯誤;
D、化學反應能產生新的物,核反應產生的新核,能產生新的元素,故正確.
答案: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酸雨的形成、減少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量能對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鉛筆芯粉末放入鎖芯,使開鎖更靈活 | |
B. | 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作家庭凈水器 | |
C. | 向洗凈的碎雞蛋殼中加入食鹽水可制二氧化碳 | |
D. | 用冷碟子放在蠟燭火焰上方,壓住火焰,制取少量炭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t2℃時a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溶液質量不變 | |
B. | 將t1℃時b的飽和溶液加水可變為不飽和溶液 | |
C. | t2℃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a>b | |
D. | 將t2℃時a、b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兩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主食 | 米飯、饅頭 |
副食 | 燒魚塊、咸鴨蛋、紅燒肉、花生米 |
飲料 | 牛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酸鈉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鈉的溶解度 | |
B. | 20℃時,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一定小于碳酸鈉溶液 | |
C. | 30℃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大小相等 | |
D. | 40℃時,25.0g碳酸鈉樣品(含有少量氯化鈉),要得到較純凈的碳酸鈉晶體,至少得用50.0水溶解,再進行結晶、過濾等操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 | |
B. | ![]() 鋅與一定質量的稀硫酸反應 | |
C. | ![]() 向等質量的鎂和氧化鎂加入足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 | |
D. | ![]() 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斷加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