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探究酒精燈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熱效果,小亮同學取來3支試管,分別編號為A、B、C。向試管內各加入3 mL水,進行了如下實驗:
Ⅰ.把A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約3 cm處加熱。
Ⅱ.把B試管底部放在酒精燈外焰部分加熱。
Ⅲ.把C試管底部放在即將與酒精燈燈芯接觸處加熱。
實驗結果如下表:
試管編號 | A | B | C |
水沸騰所用時間/s | 90 | 30 | 45 |
(1)由此小亮同學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根據他的這一結論,你對用酒精燈加熱的建議是____________。
[繼續探究] 小明同學對酒精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設計了相關的實驗進行探究,請你幫他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查閱資料]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及現象 | 結論 |
把一只干而冷的燒杯罩在酒精燈火焰上,觀察到燒杯內壁出現水珠 | 說明酒精燃燒時生成了________ |
用手觸摸上一步驟中的燒杯底部,感覺________ | 說明酒精燃燒時有熱量放出 |
迅速將燒杯倒轉,并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說明酒精燃燒時生成了____________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為雜質),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均正確 的一組是
項目 | 物質 | 所用試劑及主要實驗操作 |
A | CO(CO2) | 通過裝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氣瓶后,干燥 |
B | Fe粉(Cu粉) |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
C | NaCl溶液(CaCl2) | 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蒸發、結晶 |
D | KNO3溶液(NaCl) | 蒸發結晶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經探究,生成氧氣的質量約是高錳酸鉀質量的1/10。
(1)現有高錳酸鉀32 g,大約能生成氧氣的質量是多少?_____
(2)這些氧氣若裝在容積為125 mL的集氣瓶中,最多裝幾瓶?(氧氣在該條件下的密度為1.429 g/L)________
(3)小明同學從與醫生的交談中獲悉:正常人每分鐘約呼吸30次,每次約吸入0.4L空氣。請問一個人一天吸入人體內的氧氣約為多少升?(計算結果取整數)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學習要建構若干基本觀念,以下四類化學基本觀念中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元素觀:金剛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組成
B. 變化觀:CO2和Na2CO3可以相互轉化
C. 微粒觀: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D. 分類觀:純堿和燒堿都屬于堿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Ca、C、S、H、O、Cu、N七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的化學式:
(1)天安門前華表的主要成分_____;(2)常用來充入食品包裝袋中防腐的單質_____;
(3)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堿_____;(4)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氣污染物_____;
(5)不含金屬元素的堿_____;(6)用于金屬表面除銹的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①CO2、甲烷(CH4)、臭氧(O3)等氣體都能產生溫室效應
②洗潔精洗油污發生了乳化作用,形成了乳濁液
③玻璃、塑料、陶瓷、橡膠等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④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癥;
⑤醫院的“鋇餐透視”使用碳酸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氫銨(NH4HSO4)易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幾乎不溶于乙醇、丙酮和吡啶,其水溶液呈強酸性,腐蝕品。包裝方法:Ⅱ類,玻璃瓶外木箱內襯墊料或編織袋內襯塑料袋。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倉間內,防止容器破損,受潮溶解。急救: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接觸用水沖洗,并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送醫院救治。
請預測其化學性質,說明預測的依據,并設計實驗驗證。限選試劑是: NH4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鎂條、碳粉、氧化銅。
預測 | 預測的依據 | 驗證預測的實驗操作與預期現象 |
①能夠與_______反應 (填物質類別) | NH4HSO4 溶液中應有NH4+ | 取少量NH4HSO4溶液于試管中,滴入_________________并微熱如果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則預測成立 |
②能夠與_______反應 (填與上述實驗不同的物質類別)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觀察到____,則預測成立。 |
③能夠與_______反應 (填與上述實驗不同的物質類別)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觀察到_______,則預測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的“碳循環”無處不在。
(1)近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_____;
(2)為有效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需要開發新能源,請列舉一種綠色能源_____;
(3)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Na2O2)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同時生成一種鹽。試寫出其化學方程式_____;
(4)燃料種類繁多。完全燃燒等質量的乙烷(C2H6)和乙烯(C2H4)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_____(填“乙烷”或“乙烯”)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