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溫度/℃ | 75 | 65 | 50 | 35 | 20 |
析出固體M的質量/g | 0 | 0 | 2.0 | 4.5 | 8.4 |
分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夠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通過過濾、吸附等方法不能除去可溶性的物質;
(2)造成水污染的來源有: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據此分析解答.
(3)
①飽和溶液比較明確的表象是溶質與溶液共存,65℃無晶體析出,因此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
②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通常可采用蒸發溶劑、加入溶質和改變溫度等三種方式完成;
(4)根據Ca(HCO3)2發生分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CaCO3、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5)根據觀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說明試管內的氣壓增大;飽和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石灰水的溫度升高綜合分析.
解答 解:(1)將渾濁的河水通過簡易凈水器進行凈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用此裝置凈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質,屬于混合物;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2)A、工業廢水直接排放會造成水體污染;
B.工業廢氣處理后排放,不會造成大氣污染,也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會造成水體污染;故AD符合題意.
(3)①飽和溶液比較明確的表象是溶質與溶液共存,溫度降到65℃時無晶體析出,因此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
②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通常可采用蒸發溶劑、加入溶質的方法完成,觀察圖表可知:M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故也可采用降溫的方法使其變為飽和溶液;
故答案為:無法判斷;BCD;
(4)Ca(HCO3)2發生分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CaCO3、水和二氧化碳,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CO2↑+H2O;
(5)觀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飽和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試管內的氣壓增大,溶液的溫度升高,因此加入的物質應該是溶于水的放熱變化,使瓶內壓強大于大氣壓,a端液面會下降,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度變小,故符合條件的可以是氧化鈣、氫氧化鈉固體;由此實驗現象得到的 結論是:X固體遇水放熱;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故答案為:NaOH 和CaO;X固體遇水放熱;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答案:
(1)混合物;吸附.
(2)AD;
(3)無法判斷;BCD;
(4)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CO2↑+H2O
(5)NaOH 和CaO;X固體遇水放熱;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水的凈化的相關知識,因此,同學們要注重平時基礎知識的積累,才能靈活應用解答問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2 | B. | O2 | C. | NO | D. | 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鐵和鋼的主要區別是含碳量不同 | |
B. | 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不易生銹 | |
C. | 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屬于純凈物 | |
D. | 銅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但在潮濕的空氣中也會生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 | 醋酸 | 蘋果汁 | 牙膏 | 爐具清潔劑 |
pH | 2.5 | 3.1 | 8.5 | 12.4 |
A. | 胃酸過多的人少吃蘋果 | B. | pH試紙可精確測得以上液體的pH | ||
C. |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 D. | 爐具清潔劑的堿性比牙膏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