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被踩癟后,放到熱水中又會重新鼓起來,其原因是
A.球內氣體中微粒體積增大 B.球內氣體中微粒間空隙增大
C.球內氣體中微粒質量增大 D.球內氣體中微粒分解成更多的微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徐州市初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操作會使測定結果偏大的是
A.裝置漏氣
B.藥匙中放入的紅磷量不足
C.點燃紅磷時燃燒匙緩慢的伸入瓶中
D.紅磷燃燒結束后,沒等裝置冷卻就打開彈簧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興化顧莊初三上學期12月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計算結果錯誤的是
A.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
B.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5%
C.C2H4與C4H8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相同,均為6︰2
D.已知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g,據此計算出該溫度下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附中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式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實驗室制取氧氣,小王同學設計了圖A的裝置,并用儀器乙收集氧氣。其中,儀器甲中盛放的試劑應
為 (寫試劑名稱),此法生成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乙收集氧氣的方法為 。若將圖A中的水槽換成量筒,該實驗裝置還能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從B~D中選擇發生裝置,小李同學選擇B裝置,他認為該裝置比較簡單,小劉同學選擇C裝置,并且她將C裝置進行了改進,把長頸漏斗換成了 ,這樣就能控制反應的速率了,小張同學選擇D裝置,該裝置的優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附中初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下列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實驗中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可以說明黃銅的硬度比銅片大
B.乙實驗可以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著
C.丙實驗既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實驗既可以說明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又可以說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金屬。
Ⅰ.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在地殼中主要以礦物形式存在。下列礦石的主要成分不屬于氧化物的
是 (填序號),孔雀石中銅元素的化合價 ;如將一定量的鐵加入到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濾渣中一定含有 。
Ⅱ.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
(1)下圖是工業煉鐵示意圖。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燒提供能量和 ;寫出有鐵生成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模擬煉鐵的化學原理,用一氧化碳還原純凈的氧化鐵粉末,實驗裝置如圖。
①實驗中玻璃管里固體粉末的顏色變化是 ,澄清的石灰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該裝置有何不妥? 。
(3)該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改正后的裝置對一份由鐵粉和氧化鐵組成的混合物進行探究。他們取了7.2g固體樣品放入硬質玻璃管通入足量的CO進行實驗,高溫灼燒至質量不再變化,稱得玻璃管中固體質量為6g,請計算:
①該混合物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1分)
②該混合物中鐵粉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選用試劑或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試劑或方法 | |
A | FeSO4 | CuSO4 | 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
B | NaCl | KNO3 | 溶解、蒸發結晶、過濾 |
C | CuO | C | 在氧氣流中灼燒 |
D | CO2 | CO | 點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初三上學期11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1分)資源、環境與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氣等。
(2)下列關于能源與能量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汽油既是燃料,又是良好的溶劑
B.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
C.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D.煤制成“蜂窩煤”是為了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其燃燒充分
(3)當空氣受SO2嚴重污染時,可通過飛機噴灑X粉末,使空氣中的SO2含量明顯降低,該過程發生的反應是2X + 2SO2 + O2==2CaSO4 + 2CO2 ,X的化學式是 。
(4)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如下組合實驗,對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驗證。
當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現大量氣泡,B中白磷燃燒,C中液面下降,稀鹽酸逐漸進入D中。E處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F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①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B中白磷能夠燃燒的原因是 。
③G燒杯中 (填“上層”或“下層”)的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
④E處使紫色石蕊變成紅色的物質是 ;寫出F處發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從中獲取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8
B.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個電子
C.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D.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9.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