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1)用注射器抽取魚鰾中的氣體 (2)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注射器內抽取的氣 (3)將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 | 木條熄滅 | 猜想一:不含氧氣 猜想二:含少量氧氣 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導致木條熄滅 |
分析 【實驗驗證】
(1)考慮澄清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資料“氯化鈷遇水會發生水合反應,生成六水氯化鈷.氯化鈷是藍色的,而六水氯化鈷是粉色的”,進行推測乙的猜想是否成立.
【深入驗證】考慮氧氣的助燃性和二氧化碳的性質;
【實驗結論】根據圖中的數據,推測猜想一是否成立;
【反思評價】設計實驗:實驗步驟、現象、結論,進行分析.
解答 解:
【實驗驗證】(1)石灰水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2)根據資料“氯化鈷遇水會發生水合反應,生成六水氯化鈷.氯化鈷是藍色的,而六水氯化鈷是粉色的”,進行推測乙的猜想成立.
【深入驗證】在根據魚鰾內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如題目中圖,可填: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1)用注射器抽取魚鰾中的氣體 (2)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注射器內抽取的氣 (3)將 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 | 木條熄滅 | 猜想一:不含氧氣 猜想二:含少量氧氣 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導致木條熄滅 |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 |
(1)用注射器抽取魚鰾中的氣體 (2)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注射器內抽取的氣 (3)將 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 | 木條熄滅 | 猜想一:不含氧氣 猜想二:含少量氧氣 猜想三:含有二氧化碳導致木條熄滅 |
點評 實驗現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做有關氣體方面的題時,一定要想到氣體的性質.在檢驗氣體時要注意檢驗氣體的先后順序,防止出現差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加入足量氯化鈣溶液; | 白色沉淀產生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
(2)將上述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取濾液加入酚酞試液. | 酚酞試液變紅色. | 證明猜想Ⅱ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08g | B. | 10.18g | C. | 20.574g | D. | 20.67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技術符合低碳經濟的理念 | |
B. | 該過程所用的催化劑一定是二氧化錳 | |
C. | 該體系有一種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氫氣 | |
D. | 該技術有助于緩解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鎂條 | 有氣泡產生 | 猜想二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eCl2--氯化亞鐵 | B. | N2--兩個氮原子 | ||
C. | 3H2O2--三個過氧化氫分子 | D. | Ca+2--一個鈣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