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每到夏天,大街小巷的露天燒烤便“火”了起來。吃燒烤成了很多人的最愛。燒烤時木炭不充分燃燒。會產生劇毒的CO氣體,肉串不熟可能存在寄生蟲或病菌,烤出的油滴燃燒分解產生大量有害物質,肉類在燒烤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極其強烈的致癌物-------苯并芘(化學式C20H12).常吃燒烤對人體健康有害。
(1)苯并芘屬于_________________(填“無機物”或“有機物”或“氧化物”)。
(2)燒烤時,為了使木炭充分燃燒,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條)。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界的物質分別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三種微粒構成。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一組是
A.過氧化氫和氯化鈉B.干冰和水
C.氨氣和硫酸銅D.金剛石和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氦氣用于充填氣球
B.硫酸銅和熟石灰用作農藥“波爾多液”
C.活性炭用作凈水的吸附劑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每組三種說法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化學中的“一定” | B化學中的“不一定” |
①:向某物質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l﹣。 ②:向某物質中加入稀鹽酸,有大量氣泡產生,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CO32﹣。 ③:向某物質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SO42﹣。 | ①:向某氣體中伸入燃著的木條,木條熄滅,該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②: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不一定是堿的溶液。 ③:測定溶液pH值時,玻璃片上有水未擦干,測得的pH值不一定變小。 |
C化學中的“兩” | D化學中的“三” |
①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兩不變是質量和性質不變。 ②形成酸雨的兩種氣體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③將接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變為飽和溶液的兩種方法是增加溶質和降低溫度。 | ①:污染空氣的三大有害氣體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②:構成物質的三大微粒是:分子、原子、和離子。 ③:構成原子的三大微粒是:質子、中子、和電子。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緊密聯系。
(1)小櫻的媽媽買了一件羊毛上衣,小櫻懷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纖維,她采用的鑒別方法是_____。
(2)青少年處于身體發育期,為促進骨骼的發育,除適當運動外,還應該多食用含_____元素的食物。
(3)水煮蛋的蛋黃微微變綠,是化學反應的結果,灰綠色物質是硫化亞鐵(FeS),食用能夠補充鐵_____(選填“元素”、“原子”或“離子”),其中硫化亞鐵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光亮銅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表面變黑。某化學興趣小組對黑色物質的來源產生了興趣,銅片表面的黑色物質是什么呢?
(猜想與假設)小明認為:銅片表面的黑色固體是煙灰。
小亮認為:銅片表面的黑色固體可能是空氣中的氧氣與銅反應生成的新物質。
小玲認為:銅片表面的黑色固體既有煙灰又有氧氣與銅反應生成的新物質。
(查閱資料)(1)酒精不完全燃燒會產生炭黑(即黑煙)。
(2)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加熱條件下能與金屬銅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
(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與方法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實驗一:取一小段光亮的銅片放入試管內,然后用_____夾持試管,放在酒精燈的_____部位加熱。 | 銅片變黑 | 推知_____(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猜想錯誤。說明黑色物質的出現可能與空氣中的_____有關。 |
實驗二:取一支20mL的試管,將一小段光亮的銅片放入試管中,塞上膠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試管內的空氣,封好膠塞并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趁熱取下膠塞,觀察現象。 | ①取下膠塞前的現象:_____ ②取下膠塞后的現象:_____ | 小亮的猜想正確 |
(反思拓展)
(1)實驗一將銅片放入試管中加熱,目的是排除_____的干擾。
(2)實驗二用注射器抽出試管內空氣的目的是_____。
(3)證明黑色物質不是煙灰,你還可以采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中正確的是
A.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B.O2和 O3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C.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所以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D.燃燒一般都伴隨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就是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實驗時,進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酸和堿能否發生反應
甲同學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繼續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溶液由_______色變成無色。甲同學得出結論:____________。
Ⅱ.探究酸和堿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乙同學對探究I中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試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除了酚酞還有什么?
(提出猜想);(1)KCl;
(2)KCl和_______(填化學式)。
(設計實驗)
方案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及方程式 | 實驗結論 |
方案1 | 試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鈉,然后加入過量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 | 可觀察到溶液中有_____產生,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成立 |
方案2 |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 | pH_____7(填“>“<”或“=”) | |
方案3 | 取少量實驗后的無色溶液于試管中,然后慢慢加NaOH溶液,并不斷振蕩試管 | 開始無明顯現象,過一會發現_____。 |
(發散思維)
為了驗證猜想(2)成立,你認為還可以選擇的物質是_____(填選項)。
A二氧化碳 B鋅粒 C氧化銅 D紫色石蕊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1)用洗潔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潔精的___作用。
(2)用在影視舞臺上制造云霧繚繞現象的物質是____。
(3)常用來裁玻璃、切割大理石、裝在鉆探機鉆頭上的是____。
(4)打開汽水瓶蓋有氣泡冒出,說明氣體的溶解度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