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發現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不予理睬
C.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成分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生活、學習經驗,不能說明分子間有空隙的是( 。
| A. | 打氣筒將氣體壓縮 | B. | 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 |
| C. | 物體有熱脹冷縮現象 | D. | 海綿能吸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實驗中不慎碰倒酒精燈,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起來.你應采取的最佳應急措施是( 。
| A. | 撥打火警電話119 | B. | 馬上用濕布蓋滅 | C. | 用嘴吹 | D. | 逃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5月12日,我國汶川發生大地震.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為搜救埋在廢墟下的幸存者,調用了許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據人體發出的氣味發現幸存者.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發現幸存者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質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C.分子不斷運動 D.分子間有間隔
(2)感官性指標中有一項要求為: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水應澄清透明.為達到此要求,凈化水時,可以通過加入絮凝劑凝聚、沉降,然后通過 (填操作名稱)而實現.
(3)病理學指標中對細菌的含量有嚴格的限制.要殺滅細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漂白粉、氯氣等消毒劑,也可以通過 操作,既殺滅細菌,又能得到幾乎純凈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如圖所示,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寫出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一個化學方程式 ;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 .
(3)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時,應選用圖中 和 來組裝一套實驗裝置,檢驗二氧化碳集滿的方法是 .
(4)實驗室用鋅粒與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氫氣,需選用的發生裝置為 ,收集裝置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常用儀器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A.用酒精燈火焰直接加熱燒杯
B.打開試劑瓶取用試劑后沒及時蓋瓶塞
C.給試管內固體加熱,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D.取用試劑后將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如下探究。
請填寫下列空格: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
(2)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如圖所示),約1s后取出,
可以看到火柴梗 處最先炭化。結論: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
(3)點燃蠟燭后,把一只干凈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壁上有水霧出現;
說明石蠟燃燒后生成了 ;石蠟燃燒后還生成 ,
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家創造出一種物質“干水”, 其每個顆粒含水95﹪,外層是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種物質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運動
C.干水吸收CO2的過程是物理變化
D.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減緩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