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認識中,正確的一組是( )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個氧原子
②二氧化碳可供綠色植物光合作用
③久未開啟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中的高
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變紅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選擇適當的字母填寫在相應橫線上:
(1)用來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 ;(2)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
(3)用作量度一定量液體體積的儀器是 _ ;(4)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學們從山上采集到一種石灰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他們取80 g該樣品進行煅燒實驗(所含雜質在煅燒過程中不發生變化),測得反應后固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表:
反應時間/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應后固體的 質量/g | 80 | 75 | 70 | 66 | 62 | 58 | 58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石灰石完全反應后,生成CO2的質量為 __________。
(2)求該石灰石中含CaCO3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時也是一種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低碳不僅是企業行為,也是一項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
A.騎自行車上學
B.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
C.用淘米水澆花
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低碳生活”倡導我們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盡量減少,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書循環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減少疾病傳染
C.大量使用私家汽車出行,節約時間
D.大量建設鋼鐵冶煉廠,促進經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在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實驗時,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對課本中的氣體發生裝置(如圖A)進行了改進(如圖B)。
(1)改進后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制得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D中的CO2從C燒杯右側倒入做性質實驗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探究H2CO3具有酸性,而CO2不具有酸性,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如圖)。請寫出觀察到的現象:
現象:試紙________ 現象:試紙______
問:你認為他通過上述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四氧化三鈷納米棒作催化劑,可將汽車尾氣中的CO在低溫下轉化為CO2。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反應前后四氧化三鈷納米棒的化學性質發生了變化
C.可有效降低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
D.反應前后氧原子數目發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開放日,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進行氣體制取和性質的探究,請回答有關問題:
(1)請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名稱:a b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寫裝置的字母代號),請寫出實驗室加熱分解氯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該反應屬于 分解反應 (填基本反應類型).
(3)比較用B、D組合和B、E組合制取氧氣,后者組合的優點是 導管移出水面,選擇B發生裝置的依據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證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害物質,如油炸食品中常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化學式為C3H5NO)。
(1)丙烯酰胺中各元素原子個數比為 。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
(3)衛生部建議,每天丙烯酰胺的攝入量不多于1μg/kg×體重(kg)。
50 g珍珍牌薯片中含丙烯酰胺150μg。若你的體重為50 kg,你每天最多吃這種薯片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