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A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B、C為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F是紫紅色固體單質,G的溶液為淺綠色,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
的化學式為______;G的名稱為______;
反應
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寫出物質F在生產生活的一種用途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以及銹蝕的條件進行了以下系列實驗,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小明按圖所示以“金屬表面產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鋅、鋁、鐵的活動性強弱,有同學認為不夠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鋁與稀鹽酸剛接觸時反應緩慢,一段時間后劇烈,產生氣泡速率隨著加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為__________(寫元素符號)。
(2)實驗二:為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的順序,小紅提出按圖2進行兩步實驗, a.試管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b.試管②中現象是_________。
(3)鐵是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如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甲處玻璃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熱氧化鐵之前,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該實驗設計裝置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來水的生產工藝
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包括:混凝反應處理、沉淀處理、過濾處理、濾后消毒處理等。
<1>混合、絮凝處理
原水經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經過絮凝工藝處理,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氧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它們都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相互聚結,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于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混合的目的是通過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藥劑迅速均勻地散于水中,絮凝處理過的水通過管道流入沉淀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2>沉淀處理
絮凝階段形成的絮狀體依靠重力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稱為沉淀,這個過程在沉淀池中進行。水中的顆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斷堆積并濃縮,定期排出池外。
<3>過濾處理
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狀濾料層通過黏附作用截留水中的懸浮顆粒,從而進一步除去水中細小懸浮雜質的過程。
<4>濾后消毒處理
水經過了絮凝、沉淀和過濾之后,可以除去水中的大部分不溶性雜質,消毒能保證自來水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作用。現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加氧氣消毒,原因是氯氣能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和鹽酸(HCl),其中次氯酸能殺菌消毒;次氯酸不穩定,見光易分解生成氯化氫和一種氣體單質。用氯氣消毒的同時也保證城市水管輸送的水里保持一定含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防污染。消毒后的水再由清水池經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再通過輸、配水管網送給千家萬戶。根據資料中的信息,請回答問題。
(1)凈水所用的硫酸鋁中的陰離子是:_____(填符號),凈化后的水屬于_____(填物質類別)。
(2)舉出生活中應用過濾原理的實例_________。
(3)寫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4)消毒過程中涉及到的含氯元素物質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共有____種情況。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可以進行氧氣的制備實驗(AF為裝置編號)。
(1)上圖D裝置中a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___(填裝置編號),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____________(填裝置編號)。
(3)制取氣體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若按F圖所示操作結果在導管口未看到氣泡,其可能原因與下列因素無關的是____________(選填編號)。
A.將燒杯換成水槽
B.將導管伸入水中位置過深,氣體無法逸出
C.試管口橡皮塞未塞緊
D.先用手捂住試管,再將導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4)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Ⅰ.其中二氧化錳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反應中生成了0.32mol氧氣,計算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是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最新發現,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將樹木纖維素轉變成超級儲能裝置,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
B.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 W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D.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B、C、D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________。
(2)D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3)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_____。
A.原子序數:z>Y B.核外電子數:X=Y C.Y和Z處于同一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利用如圖裝置完成氣體制備及性質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欲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代號),若使用C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從水槽中移出導氣管,再熄滅酒精燈,原因是_____;
(2)將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通過F裝置(液體藥品均足量),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此時從導管c逸出的氣體主要是_____(填化學式,下同)。一段時間后,再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將分液漏斗中的稀鹽酸滴入廣口瓶中,此時逸出的氣體主要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運載火箭的動力可由高氯酸銨(NH4ClO4)分解提供,化學方程式為2NH4ClO4N2↑+Cl2↑+4X↑+ 2O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X的化學式為H2O B.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 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 D. 反應生成氮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滅火器原理”后,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并對反應后瓶中殘留廢液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廢液中所含溶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1:廢液中的溶質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廢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
猜想3:廢液中的溶質是NaCl和HCl。
猜想4:廢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
(討論與交流)
小明認為猜想1無需驗證就知道是錯誤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
(實驗與結論)
(1)小亮同學為驗證猜想3,取少量廢液裝入試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發現酚酞溶液不變色,于是小亮認為猜想3正確。他的結論錯誤理由是__________。
請你另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3: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__________ | ______ | 猜想3正確 |
(2)驗證猜想4,可選用的的試劑有___________。
A.酚酞溶液 B.氫氧化鉀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