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一個簡易的凈水器,從上面緩緩地注入滴有紅墨水的水,凈水器的下端流出
的水變為無色,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木炭能與紅墨水反應,使之褪色
B.該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C.木炭多孔,可吸附紅墨水中紅色物質的分子
D.該實驗原理與過濾完全相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你填寫有關空格,并與同學交流.
(1)寫出紅磷燃燒反應的表達式(文字或符號)為 .
(2)待該物質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
(3)實驗后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一種)? .
(4)若(3)實驗后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大于,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一種)? .
(5)由本實驗還可以推測氮氣的性質有(任寫一種): .
(6)若將紅磷換成碳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如果不能,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1中標示儀器的名稱:① ,③ .
(2)用B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O2可用圖中C或D裝置收集.用C裝置收集,是因為 ,當出現 的現象時,說明氧氣集滿;驗滿方法是 .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C裝置收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裝置需要改進的是 .實驗結束,應先撤離C裝置中的導管,再熄滅酒精燈,若不按此操作,將會出現的現象是
(4)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常溫下反應制取乙炔(C2H2).常溫下,乙炔是一種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制取乙炔的發生裝置是 (填裝置序號),若改用如圖裝置來收集乙炔,則氣體應從 端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晚報報道:位于某市內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裝盒等擠占了大半個河道…” ,節約用水、愛護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1)沿岸居民能聞到垃圾散發的臭味,這是因為分子 。
(2)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葉、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3) 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會造成水中藻類大量繁殖,使水質惡化。這里的“磷”是指 。
①元素 ②原子 ③離子 ④分子
(4) 面臨淡水資源的短缺,化學老師倡議“一水多用”。請你舉出生活中的一項具體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河水凈化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步驟Ⅰ可出去難溶性雜質 B. X試劑可以是活性炭
C.步驟Ⅲ可殺菌、消毒 D. 凈化后的水是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科技小組在實驗室中對一燒杯渾濁的河水進行了簡單凈化。請完成操作中的有關問題:
(1)先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明礬粉末,這是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________,使雜質________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2)再進行過濾液體:
①過濾操作所必需的儀器:________。
A.燒杯 B.酒精燈 C.鐵架臺(帶鐵圈) D.試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盤天平 H.蒸發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觸的部分是________層濾紙處。
③若濾液仍然渾濁,你認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4)最后進行蒸餾:
①蒸餾時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熱燒瓶,注意不要使液體沸騰得太劇烈,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得蒸餾水是_____(填“硬水”或“軟水”),檢驗的簡單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判斷下列各組物質不能發生反應的一組是 ( )
A.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B.NaOH溶液和鹽酸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2SO4溶液和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重要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過濾或加熱均能使硬水轉化為軟水
B.電解水得到的H2和O2質量比為2∶1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轉化為淡水
D.液態水變成水蒸氣,分子間間隔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