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應A+3B→2C+2D中,已知A和B的式量之比為7:8,當2.8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生成C的質量為( )
A. 9.6g B. 4.4g C. 6.8g D. 8.8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棗莊市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是( )
A. 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2
B. 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 該元素相對原子量為52g
D. 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0 ℃時,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B. 將40 ℃時甲的一定量飽和溶液降溫至20 ℃,溶液質量不變
C.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 40 ℃時,分別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時降溫至20 ℃,甲、乙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有甲、乙、丙三種金屬,先將三者分別加入到硫酸亞鐵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鐵單質。再將三者加入到硝酸銀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銀單質,則三者的金屬活動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甲>丙>乙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崇明區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實驗與探究是進行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以“碳和碳的化合物”進行以下探究。
(1)利用如圖裝置可進行氣體性質的探究實驗(導管a處用火柴點燃)
Ⅰ.探究CO與CuO的反應:通入氣體一氧化碳,M處為氧化銅,加熱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M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Ⅱ.探究CO2與C的反應(改為酒精噴燈):通入氣體二氧化碳,M處為木炭,觀察到玻璃管中的現象是_____,M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導管a處點燃的目的是_____。
(2)化學小組取一定量碳酸鈣固體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冷卻后,對剩余固體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_____。
猜想二:是氧化鈣與碳酸鈣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
步驟1 | 取一定量的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_____ |
步驟2 | 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_____。 | 有氣泡產生 |
(探究結論)通過探究,猜想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崇明區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物質的量”理解正確的是( )
A. 符號用“mol”表示
B. 就是物質所含微粒的數量
C. 就是1mol物質的質量
D. 表示含有一定數目微粒的集合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崇明區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5mL水中含有約1.67×1023個水分子,說明( )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間有間隔
C. 分子在不斷運動
D. 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氧氣能支持燃燒
B.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鐵
C. 空氣中的氧氣與水中溶解的氧氣化學性質同樣活潑
D. 工業上可以利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昆明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6分)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請計算。
(1)制取0.8g氧氣,需要這種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
(2)要配制這種過氧化氫溶液60g,需要30%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