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圖,則鈉元素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它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 ,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劉星表演了一組化學魔術:在A、B、C三個盛有無色液體的玻璃杯中,分別加入礦泉水瓶裝的一種無色液體。同學們看到了奇特的現象:A杯變為“紅葡萄酒”(變為紅色);B杯變為“汽水”(產生大量氣泡);C杯變為“牛奶”(出現白色渾濁)。請你來揭開魔術的奧秘。 (1)礦泉水瓶中的液體是顯堿性的鹽溶液,則此鹽溶液可能是 溶液;
(2)已知B杯中盛的是稀鹽酸,則產生氣體的用途之一是 ;
(3)若C杯中的藥品是氯化鋇溶液,則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香煙的煙氣中含有幾百種有毒物質,其中有一種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這種物質是 ( )
A.CO2 B.SO2 C.CO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通過學習你已經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律,請你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①、②、③的名稱:① ,② ,③ ;
(2)A裝置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3)實驗室用 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 和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
(4)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導管 (“a”或“b”)通入;
(5)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到比較干燥的甲烷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課外小組的同學上網查閱有關金屬資料時,看到鎂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能生成一種無色氣體和一種白色不溶物。于是產生疑問:產生的氣體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質?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 :產生的無色氣體是什么物質?
實驗序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解釋及結論 |
實驗I | 用砂紙擦去鎂條表面氧化膜,將其放入盛有適量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試管中 | 迅速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和白色不溶物 | |
實驗Ⅱ | 將實驗I中收集到的氣體點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燒杯 | 氣體安靜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 | 該氣體是 ▲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 |
探究二:產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
1.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2:MgCO3、Mg(OH)2加熱易分解,分別生成兩種氧化物。
【猜想與假設】
猜測1:白色不溶物可能為Mg(OH)2
猜測2:白色不溶物可能為MgCO3
猜測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 (OH)2和MgCO3的混合物
實驗Ⅲ
①取洗凈后的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 ▲ 溶液,觀察到固體溶解,產生無色氣泡,則白色固體一定含有 ▲ 。(填名稱)
②稱取實驗I中所得干燥、純凈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并使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裝置A和B中。
實驗后裝置A增重1.8g,則白色固體中還含有 ▲ ,裝置B增重8.8g,試確定白色不溶物中各成分的質量比為: ▲ 。
【實驗反思】
通過上述實驗說明,對于未知物成分的確定,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法,這兩種方法分別是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科學根據不足是 (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以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來解釋
B、吸煙可以預防“非典”,增強對SARS病毒的抵抗力
C、水果“臍橙”味美可口享譽華夏,其橙汁的pH小于7
D、螞蟻叮咬時分泌蟻酸,可涂氨水等堿性物質減輕痛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