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設計實驗】(1)根據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文字表達式的書寫方法、步驟進行書寫即可;
(2)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以及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水順著導管流入集氣瓶,且水的體積占集氣瓶總容$\frac{1}{5}$的現象判斷并回答;
(3)根據可燃物燃燒后,集氣瓶內的壓強的變化情況來分析;
【改進實驗】
(1)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能夠避免燃燒匙進入集氣瓶時空氣向外擴散,同時能夠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向外擴散;
(2)氮氣不溶于水,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解答 解:
【設計實驗】(1)紅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或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未完全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3)若將紅磷換成炭粉,該實驗不能獲得成功,因為碳與氧氣反應,消耗氧氣,但同時又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中的壓強無明顯變化;
【改進實驗】
(1)此裝置的優點是:能使測定結果更準確,能夠減少空氣污染.
故填:測定結果更準確,能夠減少空氣污染.
(2)本實驗能夠得到該結論主要是運用了氮氣的性質有:氮氣不溶于水,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故填:不溶于水;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故答案為:
【設計實驗】
(1)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裝置漏氣、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未完全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3)不能;
【改進實驗】
(1)測定結果更準確,能夠減少空氣污染;
(2)不溶于水;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及可能造成實驗失敗的原因的分析,解此類問題時關鍵是分析清楚實驗原理,了解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鐵絲在氧氣里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
B. |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產生淡藍色火焰 | |
C. | 木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 |
D. | 將二氧化硫氣體通入紫紅色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樣品 | 第1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 40.0 | 80.0 | 120.0 | 160.0 |
產生氣體質量(g) | 0.4 | 0.8 | 1.0 |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K+中的“2”表示一個鉀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 |
B. | 2H中“2”表示二個氫元素 | |
C. | Cu2+中的“2”表示銅的化合價是+2價 | |
D. | 3CO2中“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