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物質絢麗多彩變化萬千,下列呈現出來的是化學變化的是( )
| A. | 司馬光砸缸 | B. | 鑿壁偷光 | C. | 鋼鐵生銹 | D. | 鐵杵磨成針 |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
解答: | 解:A、司馬光砸缸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鑿壁偷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鐵杵磨成針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C.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時,小明不慎將試管底部打破一個小洞,他將破試管廢物利用,用來組裝成了一套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還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你認為能達到目的是( )
A.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制氧氣
B.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C.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D.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溫室效應有功有過,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CO2,下列有關認識錯誤的是 ( )
A.CO2能使干燥石蕊紙花變紅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低碳”是指較低的CO2排放
D.溫室效應為人類提供了適宜的生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下列實驗回答問題。
(1)甲是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將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放于瓶口,觀察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氧氣已經集滿。該方法能夠驗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中,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試管①內的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管②在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的比較錯誤的是 ( )
A.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比一個一氧化碳分子多一個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會造成溫室效應,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無色氣體用排水法收集,如圖所示放置,該氣體應具備的性質( )
①密度小于空氣 ②密度大于空氣 ③不易或難溶于水 ④易溶于水.
|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探究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兩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已知銅粉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
(1)根據下表提供的實驗數據,完成下表.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
(2)裝置一和裝置二中氣球的位置不同, (填“裝置一”或“裝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實驗過程中,注射器如何操作? .
(3)若實驗測得的結果偏小(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舉兩條)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 mL水,然后分別加入1~2小粒碘或高錳酸鉀,振蕩,觀察現象;然后再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1 mL汽油,振蕩,靜置,觀察現象。記錄如表所示:
溶 劑 | 溶 質 | 現 象 |
先加水 | 碘 | 底部仍有碘固體, 液體呈淺黃色 |
先加水 | 高錳酸鉀 | 底部無固體,溶液呈深紫色 |
再加汽油 | 碘 | 分層,上層呈深紫色,下層近無色,底部無固體 |
再加汽油 | 高錳酸鉀 | 分層,上層無色,下層呈深紫色,底部無固體 |
請回答:
(1)加入汽油后,投入碘的試管的上層液體名稱是 ;投入高錳酸鉀的試管的下層液體的名稱是 。
(2)從實驗現象可以歸納:碘的溶解性為 ,高錳酸鉀的溶解性為 ______________。
(3)在科學研究中,若將大量水中溶解的少量碘“富集”起來,你認為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