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探究過程如下:
Ⅰ.連接實驗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Ⅱ.向B中加入質量為m的銅鋅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緩緩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氣體產生時,夾緊彈簧夾,立即移出D中導管,準確讀取并記錄量筒內水的體積。
Ⅲ.經過濾等操作,準確稱量并記錄B中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
Ⅳ.該小組的甲同學根據反應前后B中固體物質的質量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乙同學認定量筒內測得水的體積即為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并利用該氣體在常溫下的密度,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計算,得到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Ⅲ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過濾、 、 、稱量。
(3)通過誤差分析,化學小組發現乙同學所用數據不可靠。造成該數據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對計算結果的影響是:
①Ⅱ中,移出D中的導管內存有水,導致計算結果偏小。
② ,
導致計算結果偏 。
本題是一道實驗分析推斷題,解題的關鍵是把握實驗原理,分析題目所給的反應現象,逐步地進行篩選和判斷。(1)只有鋅與稀硫酸反應,反應方程式是:Zn+H2SO4(稀)====ZnSO4+H2↑。(2)銅鋅樣品與稀硫酸反應后的殘留物是硫酸鋅和銅,硫酸鋅溶于水,銅不溶于水,可通過過濾得到銅,然后進行洗滌,除去附著的硫酸鋅,最后干燥,便可得到銅。(3)乙同學是根據排水法,通過測定量筒內水的體積計算產生
氫氣的體積進而換算成氫氣的質量。若Ⅱ中移出D中的導管內存有水或產生的氫氣有極少量溶于水,使量筒內水的體積減少,導致計算結果偏小;若未考慮B中氣體所占體積,量筒內水的體積增大,導致計算結果
偏大;若Ⅱ中,未待裝置B冷卻就讀取D的數據,根據反應放熱,氣體熱脹冷縮,使量筒內水的體積增大,導致計算結果偏大。
答案:(1)Zn+H2SO4(稀)====ZnSO4+H2↑
(2)洗滌(或洗凈) 干燥
(3)未考慮B中氣體所占體積(或Ⅱ中,未待裝置B冷卻就讀取D的數據) 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國家關于空氣污染指數與質量級別、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表
污染指數 | 50以下 | 51﹣100 | 101﹣200 | 201﹣250 | 251﹣300 | 300以上 |
質量級別 | Ⅰ | Ⅱ | Ⅲ | Ⅳ(1) | Ⅳ(2) | Ⅴ |
質量狀況 | 好 | 良好 | 輕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中度重污染 | 重度污染 |
我市2011年3月12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為56~76,根據上表的信息判斷我市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為( )
A. Ⅰ級 好 B. Ⅱ級 良好 C. Ⅲ級 輕度污染 D. V級 重度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1)淡黃色粉末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
(2)一種黑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其生成物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3)加熱紫黑色晶體制取氧氣 ;
(4)加熱固體混合物制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工業生產中常將兩種或多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在同一容器中加熱使其熔合,冷凝后便得到具有金屬特性的熔合物——合金,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請根據下表數據判斷,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 )
金 屬 | Na | K | Al | Cu | Fe |
熔點(℃) | 97.5 | 63.6 | 660 | 1 083 | 1 535 |
沸點(℃) | 883 | 774 | 2 467 | 2 567 | 2 750 |
A.Fe—Cu合金 B.Cu—Al合金
C.Al—Na合金 D.Cu—Na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探究鐵銹蝕條件的裝置。調節L端與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緊木塞,一周后觀察。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 )
A.b管中鐵釘不會銹蝕
B.L端與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C.該實驗說明鐵銹蝕與空氣、水有關
D.若將a管中的水改為食鹽水能加快鐵的銹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初三某班的同學對于化學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進行了如下探討:
Ⅰ.一方面化學給人類帶來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于是他們收集到以下7種物品并進行探索。
請回答:
(1)圖中用化學方法制取的物質進行生產的物品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
(2)圖中屬于燃料的是________。
(3)從親身經歷中舉兩例說明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和提高生活質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二: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另一方面化學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挑戰:
例一: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二: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論:化學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在發展化學科技的同時,還應顧及對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從下列裝置中選用部分裝置組裝后在實驗室里制取氧氣,并通過排水量來測定所收集到氧氣的體
積.
水能吸收氨氣,防止逸散在空氣中污染環境
鐵架臺[
(1)寫出圖中有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 ;③ 。
(2)甲同學用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測量生成氣體的體積,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整套實驗裝置接口的正確連接順序為a→ → → 。若E裝置中水不滿,對測量氧氣的體積 (填“有”或“沒有”)影響。
(3)實驗過程中,甲同學觀察到E裝置中的水變為紫紅色,這是因為高錳酸鉀進入E裝置并溶于水中的緣故。為了防止試驗過程中出現上述現象,相應的改進措施是
。
(4)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來制取氨氣(NH3),已知氨氣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水溶液稱為氨水.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氣應選擇的氣體發生裝置是 A(填字母),收集氨氣的最佳裝置是 H(填字母),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