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樣 品 | 量筒起始讀數/mL | 量筒最終讀數/mL | 所需時間/min |
① | 1.0g鐵粉、0.2g碳和10滴水 | 100 | 75.4 | 約120 |
② | 1.0g鐵粉、0.2g碳和10滴水和少量NaCl | 100 | 75.4 | 約70 |
③ | 1g鐵粉、10滴水 | / | / | / |
分析 (一)根據已有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氣體,需要進行尾氣處理,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的注意事項以及物質的量的關系進行解答即可.
(二)(1)實驗Ⅱ中鐵絲繞成螺旋狀,增大受熱面積,反應更充分;
(2)實驗Ⅲ中火柴在鐵絲上方,熱量散失,不能達到鐵絲的著火點.
(三)(1)根據因為廣口瓶中鐵生銹,是鐵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所以廣口瓶中氣體壓強減小量筒中的水會進入廣口瓶,根據所需時間長短進行分析;
(2)根據實驗①和③是探究碳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并比較①方案中實驗設計分析;
(3)通過空氣體積的變化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四)根據金屬的活動性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
(一)
(1)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是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B中的反應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該反應中一氧化碳是還原劑,故填:CO+CuO$\frac{\underline{\;\;△\;\;}}{\;}$Cu+CO2;
(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氣體,點燃能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環境,故填: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
(3)①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處酒精燈,正確;
②C中增加的質量是二氧化碳的質量,B中固體減小的質量是氧元素的質量,故質量不相等,錯誤;
③該反應前后都要通入一氧化碳,故反應開始后通入一氧化碳的質量不等于C中增加的質量,故錯誤;
④反應結束后繼續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銅被氧化,正確;
(二)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實驗Ⅱ中鐵絲繞成螺旋狀,增大了接觸和受熱面積,反應更充分,因此鐵絲燃燒更劇烈;
(2)實驗Ⅲ中火柴在鐵絲上方,用其火焰內焰對鐵絲加熱,內焰溫度低,沒有對鐵絲充分預熱,因此不能達到鐵絲的著火點,鐵絲不能燃燒;
(三)
(1))因為廣口瓶中鐵生銹所以廣口瓶中氣體壓強減小所以量筒中的水會進入廣口瓶,加入NaCl后所需時間縮短,故答案:加快;
(2)實驗①和③是探究碳對鐵銹蝕速率的影響并比較①方案中實驗設計,控制鐵和水的用量相同不加碳進行即可.
故答案為:
③ | 1g鐵粉、10滴水 |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物質的性質進行.掌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正確操作和注意事項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難度不大.考查了金屬生銹的條件的探究方面的內容,注重控制變量法做好對比實驗是解答這類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可作實驗室制備CO2 | |
B. | ![]() 燒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內外液面一致,則氣密性良好 | |
C. | ![]() 可作實驗室制備氧氣 | |
D. | ![]() 可作實驗室制備氧氣、氫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紅色粉末是汞與氧氣發生化合反應生成的氧化汞 | |
B. | 證明了空氣中氧氣約占總體積的$\frac{1}{5}$,氮氣占 $\frac{4}{5}$ | |
C. | 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可使某些反應向反方向進行 | |
D. | 測定結果比用木炭燃燒測空氣中氧氣含量更準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