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寫出相應的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表示的意義:
(1)氬元素:_____________;
(2)5個氯原子:________________;
(3)3C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
Ar 5Cl 3個一氧化碳分子 2個硫離子 N 【解析】①氬元素的元素符號為:Ar;②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5個氯原子表示為:5Cl;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來表示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3CO可表示為3個一氧化碳分子;④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寧河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塘沽十四中的同學,在中考復習中重新做了下面圖中的實驗,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由A裝置所示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紙花,放入集氣瓶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寫出C裝置中水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經過D裝置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答出一條即可) 紫色石蕊紙花變紅 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集氣瓶底 混合物 【解析】(1)由A裝置所示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2)二氧化碳能和石蕊試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觀察到的現象是: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紙花變紅;(3)鐵在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粉塵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D 【解析】分析:空氣污染物中,有害氣體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塵,粉塵主要是指固體小顆粒. 【解析】 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各選項中只有二氧化碳不屬于空氣污染物. 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新疆吉木乃初級中學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畢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氯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氯原子帶有7個單位的負電荷
B.氯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1個電子
C.氯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D.氯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7
A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氯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 A、由于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故整個原子不顯電性,故A錯誤; B、由于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7,故在化學反應中易得1個電子,而形成8個電子的相對穩定結構,故B正確; C、由氯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氯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故C正確; D、由氯元素的原子結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2018屆九年級第四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稱取銅、鋅混合物粉末10.0 g置于燒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應,直至固體質量不再減少為止,此時用去49.0 g稀硫酸。剩余固體3.5 g。
(1) 該混合物粉末中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2) 充分反應后生成氫氣的質量是多少?
(1)35.0% (2) 0.2g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金屬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故反應剩余固體3.5g即為銅的質量,故該混合物粉末中銅的質量分數為:3.5g/10.0g ×100%=35.0% ; (2)混合物中鋅粉的質量為10.0g-3.5g=6.5g 設充分反應后生成氫氣的質量是x Zn+H2SO4=ZnSO4+H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2018屆九年級第四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探究M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下列試劑的選擇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Mg、Cu、FeSO4溶液 B. Mg、Fe、Cu、稀硫酸
C. Fe、Cu、MgSO4溶液 D. 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C 【解析】試題分析:探究金屬的活動性可利用的原理:1、金屬與酸反應,根據是否能與酸反應以及與酸反應的激烈程度來判斷活動性的強弱,2、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根據是否能反應來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A、Mg、Cu、FeS04溶液,根據Mg 能與FeS04溶液反應,而銅不會,可以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正確,B、 Mg、Fe、Cu、稀硫酸,根據Mg、Fe都能與稀硫酸,而且反應的激烈程度不同,Cu不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巴彥淖爾市2018屆九年級4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用以下裝置進行氣體的實驗室制取和性質實驗。
⑴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選擇圖____裝置,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用該圖方法收集氧氣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制取二氧化碳用圖_______裝置,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長頸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將二氧化碳通入裝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變____,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
A 2KClO32KCl + 3O2↑ 氧氣不易溶于水 B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部,看是否熄滅 防止漏氣。 紅 CO2↑+ H2O == H2CO3 【解析】(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反應產生氯化鉀和氧氣,二氧化錳作物催化劑,發生裝置為A,反應的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巴彥淖爾市2018屆九年級4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取食鹽固體 B.
稀釋濃硫酸 C.
過濾 D.
蒸發食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業水平考試信息卷(中考模擬)九年級化學1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 a2℃時仍是飽和溶液
B.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 a2℃時,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
D. a1℃時,甲和乙各 30 g 分別加入 100 g 水中, 均形成飽和溶液
D 【解析】A、由圖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a2℃時變為不飽和溶液,錯誤;B、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有關,a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錯誤;C、a2℃時,甲的溶解度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飽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錯誤;D、a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均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