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十四中的同學,在中考復習中重新做了下面圖中的實驗,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由A裝置所示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紙花,放入集氣瓶B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寫出C裝置中水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經(jīng)過D裝置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答出一條即可) 紫色石蕊紙花變紅 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集氣瓶底 混合物 【解析】(1)由A裝置所示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2)二氧化碳能和石蕊試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紙花變紅;(3)鐵在氧...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qū)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金屬加工工業(yè)排放的廢水中含有亞硝酸鈉(NaNO2)。有關亞硝酸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含1個氧分子 B. 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
C. 只含一種非金屬元素 D. Na、N、O的質量比為1:1:2
B 【解析】A、1個NaNO2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而不是1個氧分子,錯誤;B、NaNO2分子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故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正確;C、NaNO2中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兩種非金屬元素,錯誤;D、Na、N、O的質量比為23:14:(16×2)=23:14:32,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一) 題型:綜合題
請結合下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一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三當蒸發(fā)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
(3)實驗四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大量固體 防止高溫濺落物炸裂瓶底 【解析】本題考查了初中化學中四個常見的實驗,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 (1)薄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都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時才能夠燃燒; (2)蒸發(fā)過程中,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靠余熱使剩余的固體從液體中結晶析出;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溫度很高,為了防止高溫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一)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
A. 取用液體藥品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C.
除去CO中的水蒸氣 D.
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寧河區(qū)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點。
(1)若用表示甲元素的原子,
表示乙元素的原子。某反應前后的物質微觀示意圖如下。
反應物 | 反應物 | 生成物 |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和
中的
屬于同種元素,這是因為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________。
②該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數(shù)目 B.元素種類 C.分子種類 D.物質總質量
質子數(shù) ABD 【解析】(1)①同種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相同,即核內含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②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元素種類,原子數(shù)目都不發(fā)生改變,故選AB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寧河區(qū)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A、B、C、D四種物質之間存在如下反應:A+B→C+D F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10gA與l0gB充分反應后生成C與D的質量之和一定為20g
B.若B是氧氣,C、D分別是二氧化碳和水,則A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若A、C是單質,B、D是化臺物,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若C、D分別是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C 【解析】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10gA與l0gB充分反應后生成C與D的質量之和一定為20g,如果A或B有一種過量,則C與D的質量之和不為20g,故A錯誤; B、若B是氧氣,C、D分別是二氧化碳和水,則A中可能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也可能只含碳、氫兩種元素,故B錯誤; C、若A、C是單質,B、D是化臺物,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說法正確,故C正確; D、若C、D分別是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寧河區(qū)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錯誤;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錯誤;C、正在加熱的蒸發(fā)皿溫度較高,為防止燙傷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熱的蒸發(fā)皿,應用坩堝鉗夾取,錯誤;D、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在研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把一條粗金屬絲繞成線圈,罩在一支蠟燭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滅了.對這一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金屬絲有良好的導熱性
B. 金屬線圈內的氣體溫度升高了
C. 可燃物的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D. 若預先將金屬絲加熱,蠟燭就不會很快熄滅
B 【解析】A、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正確; B、金屬絲導熱將火焰的熱量傳遞到外面,不是金屬線圈內的氣體溫度升高,錯誤;C、火焰熄滅是因為可燃物的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正確; D、若預先將金屬絲加熱,那么金屬絲內空氣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的時間會延長,蠟燭不會很快熄滅,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qū)2018屆九年級第四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請寫出相應的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表示的意義:
(1)氬元素:_____________;
(2)5個氯原子:________________;
(3)3C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__。
Ar 5Cl 3個一氧化碳分子 2個硫離子 N 【解析】①氬元素的元素符號為:Ar;②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5個氯原子表示為:5Cl;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來表示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CO可表示為3個一氧化碳分子;④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