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研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對比實驗,對有關實驗現象和結論的判斷錯誤的是
A.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且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B.甲中紅磷未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于白磷
C.乙中白磷燃燒,說明乙中的熱水溫度高于甲中的熱水溫度
D.乙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氣,燃著的白磷會熄滅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洗滌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 A. |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 B. | 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 C. | 用酒精洗去試管中的碘 | D. | 用稀鹽酸洗去水壺內的水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① 若向A裝置中通入純凈的氫氣,為檢驗反應產物,A裝置的右邊應與上面的 (21)
(填字母)裝置連接,所選裝置中出現的實驗現象為 (22) 。
② 若向A裝置中通入純凈的一氧化碳氣體,為檢驗反應產物,A裝置的右邊應與上面的
(23) (填字母)裝置連接。僅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有明顯的安全隱患,要彌補這個缺陷,應采取的措施是 (24) 。
③ 現有一無色氣體,可能是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氣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組成,按氣體通過的先后順序,連接的儀器依次是:氣體→A→B→C,實驗過程分析如下:
裝置A中黑色氧化銅粉末變紅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5) ;裝置B中無明顯現象;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6) ;由上述實驗現象并不能確定原無色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原因是 (27) 。
④ 如果氧化銅中混有銅粉,為了測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稱取m g樣品實驗,實驗過程中獲取兩組數據:Ⅰ.反應前后儀器a中質量減少w g;Ⅱ.吸收生成物的裝置中質量增加Q g。
假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充分,稱量準確,你認為應選擇 (28) 組的數據來計算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更好,理由是 (2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與環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煤、 ▲ 和天然氣常稱為三大化石燃料。將煤作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與氧氣反應所放出的熱量。碳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2)化石燃料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會引起溫室效應。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充分利用和開發的新能源有 ▲ (填1種即可)。
(3)低碳經濟是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 ▲ (填字母序號)。
A.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
C.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D.出行盡量開私家車 E.夏季將制冷空調溫度盡量調低
(4)在汽車尾氣管上安裝凈化裝置,可使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氣體在催化劑的表面發生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
你認為 ▲ 同學的猜想肯定錯誤,理由是 ▲ 。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①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了黑色,由此推斷 ▲ 同學猜想成立。
②請寫出B、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 。
【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右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有以下實驗步驟:①在集氣瓶上作等分記號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④點燃紅磷并迅速放入集氣瓶中⑤裝入足量紅磷⑥夾緊乳膠管⑦冷卻到室溫⑧打開彈簧夾
下列排序中正確的是
A.先①后③ B.先⑤后② C.先④后⑥ D. 先⑦后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一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該反應中原子個數變少
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
C.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D.該反應中含氫元素的化合物有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