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① 若向A裝置中通入純凈的氫氣,為檢驗反應產物,A裝置的右邊應與上面的 (21)
(填字母)裝置連接,所選裝置中出現的實驗現象為 (22) 。
② 若向A裝置中通入純凈的一氧化碳氣體,為檢驗反應產物,A裝置的右邊應與上面的
(23) (填字母)裝置連接。僅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有明顯的安全隱患,要彌補這個缺陷,應采取的措施是 (24) 。
③ 現有一無色氣體,可能是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氣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組成,按氣體通過的先后順序,連接的儀器依次是:氣體→A→B→C,實驗過程分析如下:
裝置A中黑色氧化銅粉末變紅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5) ;裝置B中無明顯現象;裝置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6) ;由上述實驗現象并不能確定原無色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原因是 (27) 。
④ 如果氧化銅中混有銅粉,為了測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稱取m g樣品實驗,實驗過程中獲取兩組數據:Ⅰ.反應前后儀器a中質量減少w g;Ⅱ.吸收生成物的裝置中質量增加Q g。
假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充分,稱量準確,你認為應選擇 (28) 組的數據來計算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更好,理由是 (29)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用語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
(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
(3)可用于氣割、氣焊的單質是 ;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B.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C.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分子 D.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一定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源、環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① 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8) 。
② 煤燃燒過程中某些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該反應中生成物的化學式為 (9) 。為了能使煤充分燃燒提高燃料利用率,在反應物中應增加的微粒是 (10) (填序號)。
A. B.
C.
D.
③ 為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可以在燃油中添加適量的酒精(C2H5OH)。則酒精中含有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11) , 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12) ,0.5mol酒精中約含有 (13) 個氫原子。
④ “綠色化學”特點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應,若只生成一種產物就能實現“零排放”,符合這一要求的產物是 (14) (填序號)。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醛(C2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研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對比實驗,對有關實驗現象和結論的判斷錯誤的是
A.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或空氣),且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B.甲中紅磷未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于白磷
C.乙中白磷燃燒,說明乙中的熱水溫度高于甲中的熱水溫度
D.乙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氣,燃著的白磷會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監測某廠排放污水中的銀離子的含量,需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下圖是某同學配制溶液的操作過程。
(1) A操作中的錯誤 ;
(2) B操作中應稱量氯化鈉的質量是 g,稱量時若指針偏左,應進行的操作是 ;
(3) D操作中量筒的規格應為 (填“10”“50”或“500”)mL。
(4) E操作的作用 ;
(5) 下列錯誤操作中,可能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低的是 (填序號)。
①B操作中砝碼和氯化鈉放錯托盤
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濺出
③D操作中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
④F操作中溶液灑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