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區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無色無味的氣體,要求根據三種氣體性質的不同,設計的方案能出現三種明顯不同的實驗現象,才能達到達到一次鑒別出三瓶氣體的目的.
解答 解:氧氣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故可將燃著的小木條分別伸入三瓶無色無味的氣體中,若木條燃燒無明顯變化,則是空氣;若木條熄滅,則是二氧化碳;若木條燃燒更旺,則是氧氣;現象明顯,能一次鑒別出這三瓶氣體.
故答案為:用燃燒的小木條分別伸入三瓶無色無味的氣體中,若小木條燃燒更旺的是氧氣,木條燃燒無明顯變化的是空氣,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氣體的鑒別方法,解題的關鍵是利用所要鑒別氣體的性質的差別,根據實驗中是否出現明顯的不同現象判斷能否鑒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 |
B. | 空氣中的氮氣常用作保護氣 | |
C. | 空氣中的氧氣常用作燃料 | |
D. | 空氣中的氧氣的主要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點燃的木條鑒別氯酸鉀與氯化鉀 | B. | 用帶火星的木條鑒別氧氣與空氣 | ||
C. | 用肥皂水鑒別蒸餾水與氯化鈣溶液 | D. | 用蒸發鑒別蒸餾水與氯化鈉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信陽市息縣2017屆九年級競賽復賽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美國科學家卡爾•克利特在真空條件下,成功制得鹽粒狀的“氮5”(化學式為N5),在制取“氮5”的實驗中,它曾發生了爆炸,摧毀了實驗室的設備.因此科學家認為,如果能讓這種物質保持穩定,它可以成為火箭和導彈的理想燃料.有關“氮5”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氮5”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
B.每個N5分子由5個氮原子構成
C.“氮5”是一種化合物
D.真空條件下“氮5”是一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