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項 | 物質 | 所含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H2 | HCl |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
B | CO | C02 | 通過堿石灰(CaO和NaOH固體) |
C | C | Fe |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NaOH瑢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 解:A、HCl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H2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再通過濃硫酸進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B、C02能與NaOH固體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一氧化碳不與CaO和NaOH固體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C、Fe能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碳不稀鹽酸反應,再過濾,洗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D、Na2CO3溶液和NaOH瑢液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故選:D.
點評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事實或現象 | 解釋 |
A | 八月桂花,十里飄香 | 分子總是在不停運動 |
B | 氧氣加壓后變成液氧 | 分子間有間隔 |
C | 水銀溫度計里的水銀熱脹冷縮 | 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
D | 不同的花兒有不同的香味 | 不同的分子性質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氣、石油都是儲量豐富的清潔能源 | |
B. | 濫用化肥、農藥會造成水體污染 | |
C. | 油脂、糖類都是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 |
D. | 用灼燒法可區分羊毛和合成纖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① | 取1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過一會兒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 | 有少量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
實驗② | 取1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 | 有大量氣泡產生,木條復燃 |
實驗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③ | 取10mL蒸餾水于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 | 無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
實驗編號 | 實驗藥品 | 分解溫度(℃) |
實驗④ | 1.2gKClO3 | T1 |
實驗⑤ | 1.2gKClO3、0.5gMnO2 | T2 |
實驗⑥ | 1.2gKClO3、0.5gFe2O3 | T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的組成與性能 | 用于食品添加劑 | |||
物質名稱 | 物質組成 | 主要化學性質 | 作用 | 法律規定 |
碳酸氫鈉 | NaHCO3 | 無毒、弱堿性,易與酸反應,受熱分解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 | 膨松劑 | 可用 |
食鹽 | NaCl | 易溶、中性,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 調味劑 | 可用 |
甲醛 | CH2O | 有毒,能使人體中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 | 防腐 | 國家嚴禁使用 |
亞硝酸鈉 | NaNO2 | 易溶、水溶液顯堿性,跟硝酸銀反應生成淺黃色沉淀 | 發色劑、防腐劑 | 嚴格依據國家標準 |
鐵 (還原性鐵粉) | Fe | 比較活潑的金屬,能與胃液反應 | 抗氧化劑 | 依據國家標準可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