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四位同學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馬猜想:溶質有NaCl、HCl、NaOH
小程猜想:溶質只有NaCl
小宮猜想:溶質有NaCl、HCl
小尚猜想:溶質有NaCl NaOH
(1)老師認為小馬的猜想是錯誤的,她的理由是 。
【方案設計】小程和小宮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驗證各自的猜想。
【方案評價】(2)兩位同學中 的方案正確。
【方案反思】(3)請分析錯誤方案的原因 (都正確,不作答)。
【拓展研究】(4)請你再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小尚的猜想正確,填寫下列實驗報告。
方案步驟 | 方案預估現象 | 方案結論 |
小尚猜想正確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32g某可燃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完全燃燒后,測得生成88g二氧化碳氣體和72g水蒸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B.該可燃物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該可燃物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此反應是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t2℃時,把甲放入50g 水中得到甲的飽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
B.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乙>甲=丙
C.將t2℃時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至0℃,析出甲最多
D.將丙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溫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近年來,媒體常報道出煤氣中毒的慘劇,煤氣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燒生成CO引起的.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氣中毒發生的是( )
| A. | 嚴寒的冬天,在狹小密閉的房間內燒炭取暖,在炭盤旁邊放一盤水 |
| B. | 在清洗偏遠的水井時,邊用柴油作為能源的抽水機放到井內抽水,邊派人戴著口罩到井下洗井 |
| C. | 將液化石油氣熱水器安裝在密閉的沖涼房內 |
| D. | 將液化石油氣熱水器安裝在沖涼房外面,且要通風透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的現象與對應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 |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用濃硫酸在白紙上寫字 | 白紙變黑甚至穿孔 | 濃硫酸有強烈的腐蝕性 |
B | 在灼熱的CuO中通入CO | 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 CO具有還原性 |
C | 在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MnO2固體 | 有大量氣泡產生 | 該反應的反應物是過氧化氫和Mn |
D | 在硫酸銅溶液中分別插入鐵片和銀片 | 銀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鐵片沒有明顯變化 | 金屬活動性順序:Ag>Cu>Fe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所列實驗設計及操作,其現象足以說明結論的是( )
選項 |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向某種化學肥料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 | 沒有氨味 | 該化學肥料一定不是氮肥 |
B | 點燃某種纖維材料 | 無燒焦羽毛的氣味 | 該纖維一定是合成纖維 |
C | 向一未知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 有無色氣泡產生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D | 向一未知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鹽酸,再滴加BaC12溶液 | 先無現象,后產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產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 A. | 為解決“白色污染”問題,應將廢舊塑料袋焚燒處理 |
| B. | 降低新裝修房屋內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緊閉門窗并在房間內放一盆水 |
| C. | 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應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
| D. | 提倡節日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增加喜慶氣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