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興趣小組對物質的性質和成分進行相關探究。
(1)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如下,填寫相應的元素符號: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某同學用硫酸銅溶液把“鐵刀變成銅刀”,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2)興趣小組同學用氧化銅與足量的炭粉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對生成氣體的成分進行探究。
甲
[提出問題]生成的氣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實驗與討論]
①打開K,緩緩通入干燥的氮氣一段時間。
②關閉K,加熱至一定溫度使之反應,用氣囊收集氣體樣品。
③除去氣體樣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剩余氣體收集在集氣瓶中,下列裝置中最為合理的是 。
[實驗求證]
將除盡二氧化碳后的氣體樣品干燥,仍然用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A中的固體應選用 ,B中溶液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體出現了紅色,B中澄清石灰水 ,可說明氣體樣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實驗反思]
炭粉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若生成的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則反應時消耗碳、氧元素的質量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
【答案】(1)Mg(1分)Ag(1分)Fe+CuSO4=Cu+FeSO4(2分)置換反應(1分)(2)【實驗與討論】 C(1分)【實驗求證】 氧化銅(答案補充:CuO)(1分)變渾濁(1分)【實驗反思】 大于(2分)
【解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表中缺少的兩種元素依次為Mg和Ag,鐵的金屬活動性較銅強,可將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同時生成硫酸亞鐵,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探究炭粉與氧化銅反應是否生成一氧化碳,其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能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進行驗證,實驗時先通氮氣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防止碳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后,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然后用氫氧化鈉溶液除去所收集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同時用集氣瓶收集可能存在的一氧化碳,此時所選擇的裝置應該具備兩個功能:一是洗氣,除去氣體樣品中的二氧化碳,即進氣導管應該伸入液體中,二是用排液體方法收集可能存在的一氧化碳,即出后的導管應該深入液體中,所以只有C裝置符合要求,將除去二氧化碳后,所收集到的氣體樣品,再次用甲裝置檢驗,其原理是如果收集到的氣體中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即在玻璃管中可觀察到黑色固體變成紅色,B處澄清石灰水充渾濁。根據C+ 2CuO 高溫 2Cu + CO2↑可知只生成二氧化時,反應中消耗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如果生成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4,所以該反應中有一氧化碳生成時,消耗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應該大于3∶8。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活性炭、氦氣、一氧化碳、氮氣、明礬、金剛石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
①冰箱除異味的是 ; ②霓虹燈中充入的是 ;
③薯片等膨化食品包裝袋內的是 ; ④煤氣中的主要成分是 ;
⑤可用來切割玻璃的是 ; ⑥自來水廠常用的絮凝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想證明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雖然無明顯現象,但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試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并得出有關結論。
(1)探究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當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后,溶液由無色變為 色。根據上述實驗中顏色變化,可確定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燒杯中的硫酸是否過量:
根據上述反應過程中溶液變成無色,不能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同學們又分別選取氯化鋇溶液、紫色石蕊試液設計實驗方案,請你判斷并分析:
實驗方案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方案一 | 取樣,滴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稀硫酸過量 |
方案二 | 取樣,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 | 溶液變紅 | 稀硫酸過量 |
上述設計的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個實驗方案錯誤的原因是 ;
若請你再設計一個確定稀硫酸是否過量的實驗方案,你選用的藥品是 ,實驗現象及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化鈣固體是登山運動員常用的能源提供劑.某探究小組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氫化鈣(CaH2)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探究小組的同學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經檢驗濾渣的成分是碳酸鈣.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猜想四不合理,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驗證】
【反思與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應,產生的氣體是 _______;②登山運動員常用CaH2作為能源提供劑,與氫氣相比,其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小組內小明同學認為有兩種可能:
猜想1:該溶液沒有變質 猜想2:該溶液全部變質
(1)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還有一種可能,請你補充出猜想3: 。
(2)為了驗證猜想3,小紅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完成實驗報告的填寫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取樣, ,過濾 | 產生白色沉淀 | 猜想3成立 |
2.向上述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變紅 |
(3)探究啟示:氫氧化鈉必須 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在做完碳還原氧化銅實驗后,進行了題23圖所示的探究:
題23圖
【猜想】把氧化銅還原成銅的物質是:I.石墨棒;II· 。
【實驗】用天平稱量1.5g氧化銅粉末,直接用鋁箔紙包裹。按上述操作步驟實驗,黑色粉末. ,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結論】石墨棒能使氧化銅還原成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改進】把石墨棒換成鋁粉,重復上述操作,又獲成功。那么,稱取等量的鋁粉并進行同樣
的操作,其目的是 。改進后的實驗證明,金屬鋁與銅活動性順序是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拓展】如果使用復印機的“碳粉”代替石墨棒還原氧化銅,效果更好。聯想在空氣中灼熱
的鐵絲不能燃燒,而鐵粉能燃燒,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和洛液的配制實驗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驟配制50g16%的NaCI溶液,所配制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操作⑤中停止加熱的時間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A蒸發皿中液體完全蒸干時 B.蒸發皿內有大量固體出現時
(4)除去粗鹽中難溶性的雜質并計算精鹽的產率,其正確操作步驟為②③①④⑤②,以下操作中可能會導致精鹽產率偏小的有(產率=)(填序號)。
A.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濺出燒杯
C.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B.操作③中仰視讀數
D.操作⑤中沒有使用玻璃棒攪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芳設計了如下氣體制取與性質驗證的組合裝置。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過氧化氫溶液后,關上活塞,A中出現大量氣泡,B中白磷燃燒,C中液面下降,稀鹽酸逐漸進入D中。請看圖回答問題:
(1)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B中白磷能夠在水下燃燒的原因是 。
(3)E中的實驗現象是 。
(4)用F裝置收集氣體的依據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