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環境日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江津,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加大空氣質量檢測,改善環境狀況 B. 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垃圾資源化
C. 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提高糧食產量 D. 為節約水資源,用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黃石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氧氣的性質”實驗中,李強同學取一段鐵絲窗網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象。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不可能是
A. 收集到的氧氣太少或純度太低 B. 鐵絲生銹
C. 集氣瓶底部沒有鋪一層細沙 D. 鐵絲的一端沒有系火柴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明光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診斷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K2SO4、Na2CO3、Ba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取樣溶于足量的水,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濾液呈無色;向沉淀中滴加稀鹽酸,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由此推斷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A. 可能有 BaCl2 B. 可能有Na2SO4
C. 肯定只有Na2CO3 D. 肯定有K2SO4、Na2CO3、BaCl2,沒有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階段(12月)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不能達到目的是( )
| |||
A、比較二氧化碳含量 | B、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 | C、比較溫度對微粒運動速度的影響 | D、區分硬水和軟水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階段(12月)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B. 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21%
C. 可用燃著的木條鑒別空氣、氧氣和氮氣3瓶氣體
D.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有害氣體主要包括:SO2、CO、NO2、CO2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如圖表示某些物質間轉化關系。已知D是一種最常見液體,C為紫紅色金屬單質,E為黑色固體氧化物。A、B、M、F為氣體,F和M組成元素相同,固態F俗稱干冰。請回答:
(1)E的化學式__;M的化學式__。
(2) B+C→E的反應類型是__反應。
(3)藍色溶液中除含有水外,還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寫化學式)。
(4)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__;②__;③A+B→D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CO2和X可合成尿素[CO(NH2)2]:CO2+2X CO(NH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中含有氧元素 B. 尿素中C、O、N、H的原子個數之比為1∶1∶1∶2
C. X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4 D. 參加反應的CO2與X的質量比是22∶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2018屆九年級元月調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關下圖中甲、乙、丙、丁所示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實驗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只能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B. 乙實驗用于探究分子不斷運動,可證明濃氨水具有揮發性,還可達到節約藥品,減少對空氣污染的目的
C. 丙實驗用于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可證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該實驗有利于石蠟充分燃燒,防止生成黑煙,實驗現象更明顯
D. 丁實驗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既可證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梅溪湖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六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金剛石、石墨都是碳的單質,其硬度都很大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溶于水
C. 可以用石蕊溶液鑒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空氣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