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剛和小潔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為課題進行科學探究,請?zhí)顚懸韵绿骄窟^程中的空格:(提示: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鈣;與氫氧化鈉生成水和氯化鈉)
(1)提出假設: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相等.
(2)確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閱資料,實驗探究.
(3)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剛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圖A所示,小潔的如圖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4)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小剛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不相等,小潔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你認為結論正確的是小潔,請你談談導致另一種結論錯誤的原因:小剛同學結論錯誤的原因是因為他所做的實驗反應后的氣體散發(fā)到空氣中,使得反應后余下質量不等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
(5)結論分析:請從原子的角度,簡要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shù)目不會變化;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
(6)查閱資料:小剛和小潔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法國偉大的科學家拉瓦錫,早在18世紀就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準確,縝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學結論.
(7)交流表達:請簡要談一下,你認為這條科學結論有什么重大意義?(不超過30個字)化學反應還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使對化學的研究就由定性化學轉向了定量化學.
(8)結論應用:環(huán)保部門常用I
2O
5測定空氣受CO污染的程度,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I
2O
5+5CO=I
2+5X,根據(jù)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斷CO的含量,X的化學式是C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