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guān)于CO2與CO的比較錯誤的是
A.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比一個一氧化碳分子多一個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會造成溫室效應(yīng),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引起中毒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人類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fā)和不恰當使用,造成了溫室效應(yīng)、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環(huán)境問題
B. 綠色化學是指綠色植物為原料的化學新工藝
C. 北京等城市霧霾天氣是由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導致的結(jié)果
D. 氯氟烴(一種用于冰箱的制冷劑)是破壞臭氧層,導致臭氧層空洞的禍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解釋現(xiàn)象。
(1)兩份質(zhì)量相等的碳酸鈣與相同的稀鹽酸反應(yīng),粉末狀的比塊狀的反應(yīng)的速率快 ________________ 。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組成相同,但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一氧化碳能燃燒 _____________。(用分子觀點)
(3)用汽油和洗潔精都能洗滌油垢,他們的原理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他設(shè)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或總結(jié) | ||
各步驟結(jié)論 | 總結(jié) | |||
實驗一 | 將氯酸鉀加熱至融化,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木條復燃 | 氯酸鉀受熱分解能產(chǎn)生氧氣,但是________。 |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催化劑 |
實驗二 | 加熱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木條不復燃 | 二氧化錳受熱不產(chǎn)生氧氣。 | |
實驗三 | ________ | 木條迅速復 燃 | 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 |
(1)請?zhí)顚懮媳碇形刺钔甑目崭瘢?/span>
(2)在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總結(jié)”,她補充設(shè)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是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要驗證回收的二氧化錳是否還有_________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用化學用語填寫:
(1)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是____.
(2)保持水的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____.
(3)密度最小的氣體單質(zhì)____.
(4)m個鈉離子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微觀角度解釋下列問題。
(1)Na和Na+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酒精溫度計的液柱隨溫度的升降而升降原因是_______;
(3)食醋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醋的酸味會變淡_______;
(4)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據(jù)統(tǒng)計世界有80多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三億多人口在缺水狀態(tài)中,水資源污染也日益嚴重。請你回答下列有關(guān)問題:
(1)除去污水中的不溶物可采用_____的方法。
(2)請舉出一例你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具體做法_____。
(3)測定某水源的酸堿度時,可使用_____進行檢測。
(4)印刷廠的廢水呈堿性,可加入_____進行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某次實驗時偶然發(fā)現(xiàn)制得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氣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后產(chǎn)生的氣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①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產(chǎn)生的氣體只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
②氯氣(Cl2)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能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
(猜想與假設(shè))猜想一:該氣體為O2;猜想二:該氣體為________;猜想三:該氣體為O2和Cl2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序號 |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方案Ⅰ | 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 木條復燃,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色 | 猜想____成立 |
方案Ⅱ |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 木條______,淀粉碘化鉀試紙為______色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評價)為什么兩種方案得出的結(jié)論不一致?哪個是正確的?
同學:方案Ⅰ結(jié)論不正確,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處是___________。
老師:不需要進行實驗,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拓展應(yīng)用)實驗結(jié)束后,該組同學準備回收固體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錳,實驗的主要步驟為:①溶解、②______________、③洗滌干燥。步驟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安全非常重要。試寫出下列不規(guī)范的操作可能會釀成的不良后果:
(1)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試管口對準有人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
(2)直接將塊狀大理石豎直從試管口裝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