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填寫下列空白.
(1)純鐵是銀白色的 (2)水結成冰
(3)鋼鐵生銹 (4)酒精能在空氣中燃燒
(5)蔗糖易溶于水 (6)氨水易揮發
(7)金屬中銀具有最強的導電性 (8)鎂是銀白色固體 .
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物理性質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味道、溶解性等等;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等等. 性質和變化,性質是特性,變化是過程,描述性質一般用“能、易、難、會、可以”等. |
解答: | 解:(1)純鐵是銀白色的,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2)水結成冰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3)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4)酒精能在空氣中燃燒,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 (5)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6)氨水易揮發,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7)金屬中銀具有最強的導電性,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8)鎂是銀白色固體,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故答案為:(1)物理性質;(2)物理變化;(3)化學變化;(4)化學性質;(5)物理性質;(6)物理性質;(7)物理性質;(8)物理性質.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充分理解兩種變化和兩種性質的含義和區分方法.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微粒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A是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的原子;
(2)表示陰離子的是 (填離子符號);
(3)與16號元素硫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發現試管破裂,可能有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②加熱前沒有擦干試管外壁的水;③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④被加熱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⑤沒有進行預熱.其中與之有關的是( )
| A. | ①③⑤ | B. | ②④ | C. | ②③⑤ | D. | 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減小 |
| B. | 在化學反應后其質量增加 |
| C. | 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
| D. | 在化學反應后其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幾個問題:
(1)請寫出儀器名稱:
① ② ③ ④
指出圖中四處錯誤:
① ② ③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 A. | 蒸發操作時,蒸發皿必須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外焰加熱 |
| B. | 取少量液體試劑時,滴管伸入試劑瓶內液體中,擠壓膠頭吸液 |
| C. | 用試管夾夾持試管給液體加熱時,需要移動試管,以防受熱不均和液體沖出 |
| D. | 實驗結束后,剩余的試劑都應放回原試劑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將體現下列實驗操作目的正確序號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A.防止腐蝕標簽 B.防止試管破裂 C.防止實驗誤差 D.防止液體噴出傷人 E.防止燙壞實驗臺
(1)加熱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 ;
(2)傾倒液體時標簽朝向手心: ;
(3)加熱試管中的液體,試管口不能對著有人的地方: .
(4)取下剛加熱后的蒸發皿放在墊有石棉網的試驗臺上: ;
(5)量取液體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B.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不發生變化
C.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一種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