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CO和CO2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②金剛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們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
③純堿和燒堿都能與酚酞溶液變紅,所以它們都屬于堿
④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所以可用于制氮肥
⑤熟石灰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A 【解析】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CO和CO2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正確;②金剛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們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正確;③純堿和燒堿都能與酚酞溶液變紅,但是燒堿屬于堿,純堿屬于鹽,錯誤;④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不是制氮肥的原因,錯誤;⑤熟石灰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確。故①②⑤正確,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null
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
”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對圖示模型理解正確的是
A. 生成物的化學式可能是NH3 B. 該反應有單質生成
C.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之比為2:3
A 【解析】該反應可以看成是 ,故A選項正確,CD選項錯誤;反應后新生成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構成的,B選項錯誤。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開封市招模擬考試(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Cl、K2CO3、NaOH B.HCl、Na2SO4、KOH
C.BaCl2、KCl、CuSO4 D.K2SO4 、NH4HCO3 、NaCl
D 【解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即它們之間不能發生化學反應。A、氯化銨與氫氧化鈉會反應生成氯化鈉、氨氣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錯誤;B、鹽酸與氫氧化鉀會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錯誤;C、氯化鋇與硫酸銅會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銅而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K2SO4 、NH4HCO3 、NaCl不能相互反應,能大量共存,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2018年九年級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酸、堿、鹽是重要的化合物,研究它們的性質有重要意義。
(1)NaCl、KNO3、NH4Cl三種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仔細觀察曲線,回答下列問題:①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小的是_____。
②30℃時三種固體物質飽和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
③50℃時將20gNH4Cl固體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④圖中A、B點的坐標為:A(10,21)、B(40,64).若將100g40℃的硝酸鉀飽和水溶液降溫到10℃,析出KNO3固體的質量為_____g(保留一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
(2)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氧化鈣、硝酸鉀、碳酸鈉、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 。為探究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①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體中一定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寫出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為_____。
氯化鈉 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鈉 不飽和 26.2 g Na2CO3 CaCO3 、CaO Na2CO3+Ca(OH)2=2NaOH+CaCO3↓ 復分解反應 【解析】(1)①有溶解度曲線可知,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小的是氯化鈉;②30℃時,三種固體的溶解度大小為三種固體物質飽和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KNO3NH4Cl NaCl,故30℃時三種固體物質飽和水溶液中溶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2018年九年級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別把下列選項的物質加入到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Cl、Na2CO3、HCl
B. CuCl2、KNO3、Na2SO4
C. CaCl2、Na2CO3、NaOH
D. AgNO3、HCl、NaOH
B 【解析】A、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等物質,故不可以共存,錯誤; B、CuCl2、KNO3、Na2SO4均不發生反應,故可以共存,正確; C、氯化鈣和碳酸鈉不能共存,錯誤; D、硝酸銀和鹽酸不能共存,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2018年九年級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C 【解析】A、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的注入水中,故錯誤; B、用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錯誤; C、連接橡皮管和玻璃導管應該用水潤濕玻璃管,減少摩擦,正確; D、坩堝鉗不能直接用手拿,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開發區2018屆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1)分析圖一,從微觀上看,化學反應中發生變化的微粒是________ (填“原子”或分子”)反應生成的粒子和
粒子個數比為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
(2)圖二是碳酸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的示意圖,從微觀分析該化學反應能發生的原因是____(填粒子符號,涉及A、B用對應粒子的化學式表示)之間的反應。
(3)圖三是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微觀示意圖。
①元素在周期表中處于____周期;圖中x=______。
②從得失電子的角度看,反應中氯原子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穩定結構。
③化學反應過程中原子結構一定發生變化的是_____(填序號)。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c.原子的電子層數
分子 2:1 分解反應 H+和CO32- 三 8 得到 b 【解析】(1)分析圖一可知,因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同,從微觀上看,化學反應中發生變化的微粒是分子,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生成的粒子和粒子個數比為2:1;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解反應;(2)從微觀分析該化學反應能發生的原因是H+和CO32-,之間的反應;(3)①在元素周期表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X、Y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
①t1℃時,X、Y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相等;
②t2℃時,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③將t1℃時的100g X飽和溶液和300g Y飽和溶液分別蒸發掉20g水,然后溫度仍降至t1℃,則Y析出的晶體多;
④將t2℃的100g X飽和溶液和100g Y飽和溶液分別從t2℃降至t1℃時,則析出晶體一樣多;
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是( )
A. 一個 B. 兩個 C. 三個 D. 四個
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①t1℃時,X、Y溶解度相等,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相等,故①正確;②t2℃時,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故②正確;③t1℃時,X、Y溶解度相等,將t1℃時的100g X飽和溶液和300g Y飽和溶液分別蒸發掉20g水,然后溫度仍降至t1℃,則Y析出的晶體一樣多,故③錯誤;④t2℃時,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將t2℃的100g X飽和溶液和100g Y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園區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以黃銅礦為原料,采用生物煉銅是現代煉銅的新工藝,原理為:4CuFeS2 + 17O2 +2H2SO4 4CuSO4 + 2Fe2(SO4)3 + 2H2O ,向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過濾得到FeSO4溶液和CuO
(1)生物煉銅主要發生下列兩個反應,其化學方程式分別為:Fe + Fe2(SO4)3 = 3Fe SO4,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另一個反應是________,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反應。
(2)已知FeSO4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現將得到的FeSO4溶液蒸發濃縮,然后降至常溫,此時得到的晶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