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題能使同學們體會到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通過實驗分析可知:根據棉花團劇烈燃燒的現象分析,反應中除了生成氧氣外,還說明過氧化鈉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能使棉花團達到著火點; 猜想Ⅲ:固體成分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CO2和H2O均參加反應;驗證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比較,pH大于7,有同學認為固體是NaOH;小明認為此結論不正確,原因是:Na2CO3的水溶液也顯堿性;驗證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看到白色沉淀產生,即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配平即可;然后向上層清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看到溶液呈紅色,因此猜想Ⅲ是正確的;由驗證Ⅲ的結果可知,驗證Ⅰ的結論錯誤,因為它不能排除氫氧化鈉的存在,只能說明一定有碳酸鈉.
解答 解:(1)【分析討論】根據棉花團劇烈燃燒的現象分析,反應中除了生成氧氣外,還說明過氧化鈉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能使棉花團達到著火點;
(2)【提出猜想】由題目的信息可知,猜想Ⅲ:固體成分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CO2和H2O均參加反應;
(3)【實驗探究】驗證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比較,pH大于7,有同學認為固體是NaOH;小明認為此結論不正確,原因是:Na2CO3的水溶液也顯堿性;
驗證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看到白色沉淀產生,即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然后向上層清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看到溶液呈紅色,因此猜想Ⅲ是正確的;
(4)【實驗反思】由驗證Ⅲ的結果可知,驗證Ⅰ的結論錯誤,因為它不能排除氫氧化鈉的存在,只能說明一定有碳酸鈉.
故答案為:【分析討論】放熱;
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驗證Ⅱ:可能有碳酸鈉存在;
驗證Ⅲ: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
【實驗反思】NaOH.
點評 本考點既考查了實驗步驟的設計,又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還對實驗進行了評價,綜合性比較強.實驗探究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之一,它包括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實驗結論和實驗規律的探究等.本題通過實驗資料和實驗分析,得到了正確的結論,屬于結論性探究.同學們要具體分析,綜合掌握.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t2℃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 |
B. | 在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 |
C. | 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都會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 |
D. | 要從含有少量B的A溶液中得到較多的B晶體,通?刹捎媒禍亟Y晶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化鈉固體和稀硫酸 | B. | 硝酸銨和水 | ||
C. | 二氧化錳和過氧化氫溶液 | D. | 銅和稀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