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計劃用托盤天平稱取5.6g的食鹽(1g以下用游碼),下列哪些錯誤操作會導致實際稱取的食鹽質量大于5.6g( )
①將砝碼放在左盤②指針向右偏轉的幅度大于向左偏轉的幅度就進行稱量③只有左盤放了稱量紙④向左盤加完食鹽,指針向左偏轉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不知你注意了沒有,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也好象是生了“銹”一樣。某化學活動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猜想①: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
(收集證據)
(一)查閱有關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且溫度越高反應越快。
(二)實驗探究:針對上面的猜想,化學活動小組依次設計了實驗方案,將蘋果肉分別放入 三種氣體中,依次觀察到下列實驗現象。請你幫他們填寫下表。
氮氣 | 氧氣 | 二氧化碳 | |
現象 | 不變色 | 變色 | |
結論 | 果肉變色與氮氣無關 | | 果肉變色與二氧化碳無關 |
(反思與評價)
在三種猜想中,你認為猜想 (填代號)最不合理, 理由是 。
(應用)根據上述結論,要防止果汁變質,果品加工和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 。(寫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探究是奇妙的過程,請你參與下面的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在一個門窗緊閉剛上完課的教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與教室外操場上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猜想)小岑所認為:剛下課的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應該比室外操場上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閱資料)當空氣中二氧化碳超過正常含量時,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的影響。
(實驗探究)用排水法分別收集教室內和操場上氣體各兩瓶。進行如下探究:
比較項目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二氧化碳的含量 | 將____________分別滴入盛有教室內的空氣和操場上的空氣的集氣瓶中。 | 教室內的空氣瓶中_________; 操場上的空氣瓶中________。 | 教室內的空氣中二氧化含量比操場上的空氣中______。 |
(2)氧氣的含量 | 將_____________分別伸入盛有教室內的空氣和操場上的空氣的集氣瓶中。 | 教室內的空氣瓶中________; 操場上的空氣瓶中_________。 | 教室內的空氣中氧氣含量比操場上的空氣中________。 |
(拓展應用)根據實驗探究結果,你認為我們在教室里學習時應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下列六種粒子的序號填在相應的空格內。
①分子 ②原子 ③電子 ④原子核 ⑤質子 ⑥中子
(1)帶正電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不顯電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__;
(4)在同一原子中數目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__;
(5)參加化學反應一定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雨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還可用氧化銅等物質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計實驗)小雨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 KclO3質量 | 其他物質質量 | 待測數據 |
① | 1.2g | /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0.5g | |
(1)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據”是 。
(2)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據”更 (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
(3)將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若衡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將黑色粉末放入試管中, 。(簡述操作和現象)
(預期結論)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計)你認為小雨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設:A 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C 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實驗:
(1)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其目的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__(填序號),但這樣做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______。
(2)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水霧,說明白煙不是______。
(3)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____提供了證據。同時可排除假設____,因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盛產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7H10O5)。由它合成的“達菲” (C16H31O8N2P)
是抗H1N1流感的一種藥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莽草酸由三種元素組成B. 莽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4
C. 用莽草酸合成達菲需要含氮的物質D. 由莽草酸合成達菲是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在生活和生產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金屬材料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研究其性質十分必要。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寫元素符號)。
(2)人們對金屬鋁的研究和利用比銅和鐵晚,金屬大規模開發和利用的先后順序與金屬的_____________有關。某同學為了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五個實驗:①將鋅片、銅絲分別放入稀鹽酸中;②將銀絲放入硝酸銅溶液中;③將銅絲放入硝酸銀溶液中;④將銅絲放入硫酸鋅溶液中;⑤將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下列實驗組合能夠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__________(填寫字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⑤
(3)我國古代就發明了濕法冶金技術。請你寫出用鐵和氯化銅為原料進行濕法煉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尋找新的催化劑”課題時,發現將生銹的鐵釘放到過氧化氫溶液中,也可以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于是,它們對此展開探究:
(1)提出問題:什么物質是該反應催化劑?
(2)設猜想與假設:下面是組內兩位同學所作的猜想,請你完成小華的猜想。
(假設一)小芳同學:鐵釘表面的氧化鐵是H2O2溶液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假設二)小華同學:鐵釘里的鐵是H2O2溶液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3)實驗與結論: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實驗Ⅰ:把一定質量的氧化鐵粉末加入到裝有1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并用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于試管口,觀察現象。 | _____ | 假設一成立 |
實驗Ⅱ:取10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___,并用一根帶火星的小木條置于試管口,觀察現象。 | 無現象 | 假設二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
(4)討論交流: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小芳的“實驗I”還不能夠確切的說明氧化鐵就是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催化劑,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