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現象不會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
A. 造紙廠的廢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
B. 農藥化肥的流失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太原正在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自然積存、滲透和凈化。
(1)從屋頂流下的雨水經管道匯入蓄水池中,蓄水池對雨水凈化起到______作用。
(2)路面上的雨水向地下滲透的過程中,樹葉等雜物會留在路面,則路面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臭氧(化學式O3)可用于雨水消毒凈化,臭氧的物質類別屬于______。
(4)經收集、處理后的雨水有多種用途,其中之一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一瓶無色溶液,溶質可能是KOH、K2CO3中的一種或兩種,某興趣小組對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①KOH與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K2CO3與Na2CO3的化學性質相似。②K2CO3溶液呈堿性,BaCl2溶液、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設計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向盛有少量樣品溶液的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 | _____ | 肯定含有K2CO3 |
(2)將操作(1)后的試管靜置,再向上層清液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變紅色 | 肯定含有____ |
(評價反思)①甲同學提出操作(1)加入的CaCl2溶液必須過量,其目的是證明K2CO3存在的同時還要______。
②乙同學提出操作(1)在溶液較濃時,沒有K2CO3也能產生相同現象,其原因是_____;建議改加過量的BaCl2溶液,BaCl2參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拓展應用)KOH和K2CO3的混合溶液敞口久置后可能變成K2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稀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氯化鋇五瓶無色溶液,將其任意編號為:A、B、C、D、E,然后兩兩混合進行實驗,其部分實驗現象如下表(說明:硫酸鈣視為可溶物):
實驗 | A+B | B+C | B+D | C+D |
現象 | 產生沉淀 | 產生氣體 | 產生沉淀 | 產生沉淀 |
(1)寫出溶液A中溶質的化學式:A_____。
(2)寫出溶液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溶液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霉變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B. 為了出行方便應大力提倡私家車出行
C. 撲滅森林火災時開辟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和隔離可燃物
D.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中,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點燃 |
B | 鑒別生石灰粉末和碳酸鈣粉末 | 加入水,攪拌 |
C | 鑒別氧化銅和木炭粉 | 看顏色 |
D | 鑒別氫氣和甲烷 | 點燃,觀察火焰顏色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的操作能保證實驗順利進行。請填寫下列有關實驗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燈給物質加熱時,先要_____,然后_____加熱
(2)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必須先_____再加藥品;
(3)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為什么要預先放少量水_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時,俯視讀數會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重點以“酸堿中和反應”為課題進行探究。小明同學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會兒后發現忘了滴加酸堿指示劑,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學們紛紛對實驗燒杯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質展開了討論。請你完成以下探究過程中的問題:
該實驗的相關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實驗的燒杯中溶質含有哪些物質?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質中只有Na2SO4
猜想二:溶質中可能是Na2SO4和NaOH
猜想三:溶質中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 Na2SO4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 小明同學設計如下的實驗方案:
方法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方案一 |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 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變紅色 | 猜想一正確 猜想二不正確 |
方案二 |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 滴加BaCl2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猜想三正確 |
方案三 |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蕩 | _______ | 猜想三正確 |
[方案評價]同學們對小明上述的方案討論后認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該方案不能證明猜想一是正確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方案二也不能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方案三能夠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并討論除此方案外,還可以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加入_______物質(填一種與CuO不同類別的物質)進行證明。
[實驗反思]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常用濕潤的PdCl2試紙來檢測CO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已知CO與Pd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列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有CO、NO2、SO2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B. 從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屬Pd應位于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氫之后
C. 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了變化
D. X為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