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回答下列化學與生活的問題:
(1)煤、石油和天然氣是當今社會最主要的能源,___________被譽為“工業的血液”。
(2)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子美國科學家羅杰﹒科思伯格。他揭示了真核生物體內細胞如何利用基因存儲的信息生產蛋白質。現有①黃瓜②大豆③淀粉④雞蛋,其中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3)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都是人類的基本營養物質,下表為某品牌燕麥片標簽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有營養成分 | 糖類 | 油脂 | 蛋白質 | 維生素C | 鈣 | 鎂 | 鈉 | 鋅 |
7.6g | 7.8g | 7.4g | 18mg | 201mg | 18.2mg | 30 .8mg | 8.1mg |
每克營養物質氧化時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
(4)我們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纖維織成的,常見的纖維有棉花、羊毛、滌綸等。用灼燒法可初步鑒別三種纖維,給三種纖維編號后,分別灼燒產生的氣味如下:
纖維編號 | ① | ② | ③ |
灼燒時的氣味 | 特殊氣味 | 燒紙氣味 | 燒焦羽毛氣味 |
則羊毛、棉花的編號分別為____________。
【答案】石油 ②④ 油脂 Zn ③②
【解析】
(1)石油、煤、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其中煤被譽為工業的糧食,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故填:石油;
(2)①黃瓜屬于蔬菜,富含維生素;
②大豆富含蛋白質;
③淀粉富含糖類;
④雞蛋富含蛋白質。
故富含蛋白質的是:②④;
(3)每克蛋白質完全氧化放出約18kJ的能量,每克葡萄糖約放出16kJ的能量,每克油脂在人體內氧化時放出約39kJ的能量,故放出能量最多的是油脂;
微量元素:Fe Cu Zn Mn F I Se,故該品牌燕麥中含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Zn;
(4)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灼燒有紙燃燒的氣味,故羊毛、棉花的編號分別為:③、②。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實驗小組在做“鹽酸中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時,滴加鹽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劑,導致無法判斷該中和反應進行的程度。于是他們對所得溶液的酸堿性進行了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堿性。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液呈堿性
猜想二:溶液呈酸性
猜想三:溶液呈_____性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用試管取該溶液1-2mL,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 | ________ | 猜想一成立 |
________ | 猜想二或三成立 |
(分析與思考)
(1)通過實驗現象②,不能判斷溶液呈酸性。若要證明溶液呈酸性,可加入碳酸鈉溶液,若觀察到______,則所取溶液呈酸性。
(2)若溶液呈堿性,為避免堿性溶液污染環境,小櫻對所得溶液進行了如下處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能觀察到產生沉淀,等到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混合溶液,把濾液倒入蒸發皿中加熱,還可以得到氯化鈉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探究鋁與酸反應前,用砂紙打磨鋁條,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保證航母的使用壽命,下列防銹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用抗銹蝕性能優異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 刷防銹漆
C 船體表面鍍一層黃金 D 給某些部位涂油
(3)房屋裝修后,可在室內放置活性炭來吸收裝飾材料釋放的有毒氣體,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皮蛋又稱松花蛋,因其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農貿市場上獲得了一些制作皮蛋的原料,拿到實驗室進行實驗。他們將該固體混合物放于燒杯中,緩慢加入足量的蒸餾水充分溶解后并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澄清濾液B。
[提出問題]
(1)白色沉淀A是什么?
(2)無色濾液B中的溶質有哪些?
[查閱資料]制作皮蛋的原料配方是NaCl、CaO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
[理論推理]
(1)白色沉淀A是CaCO3,請寫出生成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濾液B中可能含有NaOH、NaCl、Na2CO3、Ca(OH)2等溶質。
[實驗驗證]為證明濾液B中可能存在的溶質,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Ⅰ | 取少量濾液B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Ba(NO3)2溶液,過濾 | _____ | 溶質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Ca(OH)2 |
Ⅱ | 取少量步驟I中所得濾液于試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 _____ | 溶質中一定含有NaOH |
Ⅲ | 另取少量步驟I中所得濾液于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_____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溶質中一定含有NaCl |
[拓展提升]
(1)向步驟II中加入過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李可同學認為若將步驟II中的Ba(NO3)2溶液換為BaCl2溶液,進行以上實驗,最終也能證明濾液B中存在的三種溶質。但秦瑞同學認為不合理,請你寫出不合理的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中國水周的宣傳主題: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鑒別硬水和軟水
B.任何物質著火都可用水來滅火
C.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電解水實驗中生成氧氣和氫氣的質量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分子、原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或事實,其中不正確的是
A.變癟的兵乓球用熱水浸泡可以恢復:分子的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O2和臭氧(O3)的化學性質不同:構成兩種物質的分子不同
C.墻內開花墻外能聞到花香:分子是不停運動的
D.H2在 Cl2 中燃燒生成 HCl: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從化學的角度認識生活中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廢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B.銨態氮肥與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顯提高肥效
C.可以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區分滌綸、棉纖維和羊絨
D.通過觀察顏色和聞氣味可以辨別保鮮膜成分是聚乙烯塑料還是聚氯乙烯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宏在探究金屬性質的活動中發現,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產生氣泡,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
(提出問題)為什么沒有析出紅色固體銅而是產生氣體?
(查閱資料)鈉的密度0.97g/cm3,熔點97.8℃;鉀、鈣、鈉等活潑金屬與水能劇烈反應產生氫氣和對應的堿。寫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分析)上述出現藍色沉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藍色沉淀的化學式為______
(設計實驗)
(1)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
(2)將鈉放在盛有水的燒杯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該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與應用)
(3)將鎂放入氯化銨溶液中加熱,觀察到的現象: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并聞到有刺激性氣味,該氣體可能是_________。
(4)已知氯化銨溶液顯酸性,第(3)小題中反應生成的氣體中還含有的氣體是___(填物質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溶液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1)將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無色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
A高錳酸鉀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加入以下某種物質,形成溶液過程中,溫度沒有明顯變化的是___________。
A燒堿 B硝酸銨 C氯化鈉 D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