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鑒別物質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實驗目的 | 實驗設計 | |
A | 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 | 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 |
B | 區分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 | 分別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
C |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 分別滴加BaCl2溶液 |
D | 鑒別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 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A. AB. BC. C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對有關主題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物質用途 | B操作規程 |
①液態氧氣:用作燃料 ②二氧化碳:常見的滅火劑 | ①制氧氣結束先熄滅酒精燈再移出水槽中的導管 ②制氣體時先裝固體再倒液體 |
C物質鑒別 | D環保知識 |
①氧化鎂和高錳酸鉀:觀察顏色 ②氧氣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①減緩“溫室效應”:大量生產汽車 ②防治“白色污染”:減少白色粉塵的排放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材料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防止金屬腐蝕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下列情況鐵最不容易生銹的是_____(填序號)。
①部分浸沒在海水中 ②在潮濕空氣中 ③浸沒在植物油中
(2)向AgNO3和 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為淺綠色,則濾液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學式),一定發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小文同學為了驗證鐵、銀、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四種方案:①將Fe、Ag分別加入到CuSO4溶液中;②將Fe、Cu分別加入到AgNO3溶液中;③將Fe分別加入到CuSO4、AgNO3溶液中,④將Cu分別加入到FeSO4、AgNO3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活中常用洗潔精去除油污,其原理是______。
(2)可用_____(填試劑名稱)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_____法;食用“加鐵醬油”可預防__。
(4)食鹽水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______(填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一瓶無色溶液,溶質可能是KOH、K2CO3中的一種或兩種,某興趣小組對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①KOH與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K2CO3與Na2CO3的化學性質相似。②K2CO3溶液呈堿性,BaCl2溶液、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設計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向盛有少量樣品溶液的試管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 | _____ | 肯定含有K2CO3 |
(2)將操作(1)后的試管靜置,再向上層清液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變紅色 | 肯定含有____ |
(評價反思)①甲同學提出操作(1)加入的CaCl2溶液必須過量,其目的是證明K2CO3存在的同時還要______。
②乙同學提出操作(1)在溶液較濃時,沒有K2CO3也能產生相同現象,其原因是_____;建議改加過量的BaCl2溶液,BaCl2參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拓展應用)KOH和K2CO3的混合溶液敞口久置后可能變成K2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艾草含有黃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關于黃酮素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C、H、O元素的質量比為90:5:16
B. 黃酮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高
C. 一個黃酮素分子由27個原子構成
D. 黃酮素不是有機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霉變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B. 為了出行方便應大力提倡私家車出行
C. 撲滅森林火災時開辟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和隔離可燃物
D.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下列實驗操作或現象:
(1)檢驗氧氣時,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_______(填“口”或“中”),現象是 _______。
(2)準確的量取8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有 _____。
(3)對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呼氣,玻璃片上有_______出現(填現象),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