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成語所描述的過程,從化學角度理解正確的是( )
| A. | 鐵杵磨成針: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 |
| B. | 木已成舟:木材經過化學加工生成了船 |
| C. | 燭炬成灰: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 |
| D. | 野火燒不盡:只發生了物理變化 |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 |
解答: | 解:A、鐵杵磨成針:主要是將其磨細,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 B、木已成舟只是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 C、燭炬成灰包含著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 D、野火燒不盡包含著物質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 故選C. |
點評: | 搞清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解答本類習題的關鍵.判斷的標準是看在變化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一般地,物理變化有物質的固、液、氣三態變化和物質形狀的變化.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鑒別分別盛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三瓶氣體,應選用的方法是( )
| A. | 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 B. | 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 C. | 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 D. |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在水、金剛石和氯化鈉3種物質中,由原子構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某粒子結構示意圖為,若該粒子帶有1個單位負電荷,則X=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鋰廣泛應用于電池、貯氫等領域。圖中表示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4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1)從圖A中數值獲得的一條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E中, 和 (填編號)屬于同種元素; (填編號)屬于離子。
(3)用化學符號表示:①鋰離子 ;
②兩個鋰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應使用試管夾,夾持在離管口 ,給試管里液體加熱,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 ,試管要與桌面成 ,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他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塑化劑是一種工業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飲用品當中,人喝了這樣的飲用品,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已知塑化劑的主要成分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學式為C24H38O4,完成下列問題:
(1)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______。
(2)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____。
(3)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