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五一”假期,小明和父母到華鎣山革命老區參觀游覽,感受大自然的美,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請你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他們在游覽途中遇到的問題:
(1)沿途中他們看到一試驗田的綠色植物葉色淡黃、有倒伏現象,你認為應施用的復合肥是_____(填字母)。
A CO(NH2)2 B KCl C Ca(H2PO4)2 D KNO3
(2)他們進入景區大門,場地上各種鮮花盛開香氣撲鼻,用分子觀點解釋聞到花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們在山頂進行了簡單的午餐,下列食品主要補充維生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面包 B 香腸 C 蘋果 D 高鈣牛奶
(4)小明用空瓶裝了瓶山泉水帶回實驗室,與同學們分享。可用_____檢驗山泉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常涉及到許多變化。下列變化中不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 夏天,用石灰漿涂抹墻壁后,表面有水珠產生
B. 在口中咀嚼米飯或饅頭時感到有甜味
C. 用液氮作制冷劑,迅速冷凍食品
D. 近些年來露天大理石雕像雨蝕比較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民幣的硬幣中含有鐵、銅、鋁、鎳(Ni)等金屬。已知鎳能發生如下反應:
Ni+H2SO4=NiSO4+H2↑;Fe+NiCl2=FeCl2+Ni
(1)上述四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
(2)Al與Ni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選擇制造硬幣的材料,需要考慮的因素是(要求填寫兩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性學習小組測定實驗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體是否變質。
(提出問題)NaOH固體是否變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1:沒變質,全部是NaOH;
猜想2:全變質,全部是Na2CO3
猜想3:部分變質,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給問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稱取上述固體樣品8g溶于10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靜置。 | _____ | 說明久置固體中,一定含有Na2CO3 |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層清液滴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測出pH | pH=10 | 說明固體中,還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學式)。 |
上述步驟①中,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說明上述猜想中_____是正確的。
(拓展)
要除去氫氧化鈉中含有的碳酸鈉,所用的方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
(反思)通過探究,實驗室中的氫氧化鈉應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宏觀與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 50mL 酒精與 50mL 水混合后體積小于 100mL——分子體積變小了
B. 古代用墨書寫的字畫保存很長時間不變色——碳原子核外電子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C. 過氧化氫溶液能分解出氧氣——過氧化氫中含有氧分子
D. 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本條復燃,二氧化碳能滅火——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分析粗心同學下述實驗失誤的原因。
(1)過濾后發現濾液仍渾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藥品時藥品粘在試管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試管里固體藥品加熱試管破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發操作時,蒸發皿內液滴飛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和生產、生活緊密相關。請你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生活中硬水軟化的方法是_______。
(2)洗潔精由于有_______作用,用來除去餐具油污。
(3)腈綸襪子、蠶絲領帶、滌綸圍中這幾種物品中,主要由天然纖維制成的是_______。
(4)全世界每年因生銹損失的鋼鐵,約占世界年產量的四分之一,請你寫出一種防止鐵制品銹蝕的方法_______。
(5)干粉滅火器中的NH4H2PO4可做化肥,但不能作為_______ 選填 (“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20秒試車成功。該發動機具有性能高、安全性好、易操作、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其中甲烷為推進劑,液氧為助燃劑。下列有關甲烷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甲烷由1個碳元素和4個氫元素組成
B. 一個甲烷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
C. 甲烷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是3∶1
D. 點燃混有空氣的甲烷,可能會發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