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為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合物,它們是由H、C、O、Na、Cl、Ca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相對分子質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的無色溶液,滴加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A的水溶液顯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氣體B,無渾濁現象,且反應后溶液仍為藍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的溶液,出現渾濁現象。過濾后,濾液仍為藍色。由此推斷,
C物質是(寫化學式),產生渾濁現象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沒有氣泡產生,反應后溶液變為紅色。由此推斷,D物質是
(寫化學式),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質(指示劑除外)可能是(寫出所有可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不正確的是
A.2H2 + O2點燃2H2O B.H2SO4+2NaOH == Na2SO4+2H2O
C.Fe + 2HCl== FeCl2 + H2↑ D.4Fe+3O2 點燃 2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象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
|
|
| ||||||||||||||||
A.表示水通電分 解產生的氣體質 量m與反應時間 t的關系 | B.將等質量的 Mg和Fe投入到 足量稀H2SO4中 | C.向一定量稀鹽酸中加入水 | D.兩份相同的H2O2溶液在有無MnO2的情況下,產生O2的質量與時間t的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測定某產品中碳酸鋇的質量分數進行了如下實驗。取一定量的樣品和4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放入燒杯中。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對燒杯及其中的剩余物進行了五次稱量,記錄如下表:(假設反應勻速進行;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燒杯的質量為25.4g)
反應時間 | t1 | t2 | t3 | t4 | t5 |
燒杯和藥品質量/g | 516.6 | 507.8 | m | 503.4 | 503.4 |
請計算:(反應方程式為: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
(1)表中的“m”為。
(2)該產品中碳酸鋇的質量分數。
(3)當產品中碳酸鋇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 | 硫:產生淡藍色火焰 | B. | 木炭:火焰呈淡藍色 |
| C. | 鐵絲: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 | D. | 紅磷:產生濃烈的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