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凈水時加入明礬,明礬形成的膠體能吸附小顆粒不溶性固體形成大顆粒,易于沉降,過濾時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方法,進行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2)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進行解答;
(3)根據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當加入肥皂水后,會出現許多浮渣以及要使硬水變成蒸餾水,必須經過蒸餾進行解答;
(4)根據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質解答.
解答 解:
(1)凈水時加入明礬,明礬形成的膠體能吸附小顆粒不溶性固體形成大顆粒,易于沉降,過濾時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方法,經過操作①得到了固體和液體,故操作①時過濾,經過過濾液體仍然渾濁,則可能是濾紙破了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2)經過過濾得到的水還含有有色或有異味的物質,要經過活性炭吸附才能除去,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是物理變化;
(3)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當加入肥皂水后,會出現許多浮渣,因此液體D是硬水;要使硬水變成蒸餾水,必須經過蒸餾經過操作③(蒸餾)以后可得蒸餾水.如果不加沸石,容易發生暴沸,使液體濺出傷人.生活中常通過加熱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質,上述實驗過程最終制成的水是混合物;該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是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
(1)明礬;過濾;a、c;
(2)吸附
(3)硬;蒸餾;防止液體暴沸而濺出;加熱煮沸.
(4)混合物 ①
點評 本題不太難,所考查的內容能較好的與實際結合,更能考出學生的變通應用能力,因此要學以致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 B. | 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水 | ||
C. | 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氣 | D. |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⑤ | B. | ①②③④⑤ | C. | ②③④⑤ | D. | ①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2 | B. | CO | C. | CO2 | D. | 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gCl2與NaCl | B. | KMnO4與K2MnO4 | C. | KClO3與 Ca(ClO3)2 | D. | H2SO3與 S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城市 | 站點 | AQI | 空氣質量級別 | 首要污染物 |
北京 | 東城天壇 | 500 | 嚴重污染 | PM10,PM2.5 |
武漢 | 吳家山 | 438 | 嚴重污染 | PM2.5 |
哈爾濱 | 呼蘭師專 | 390 | 嚴重污染 | PM2.5 |
長春 | 岱山公園 | 385 | 嚴重污染 | PM2.5 |
青島 | 四方區子站 | 379 | 嚴重污染 | PM2.5 |
成都 | 人民公園 | 368 | 嚴重污染 | PM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食品保鮮的辦法 | B | 滅火實例與原理 |
填充氮氣--防止變質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放入細鐵粉--防止受潮和變質 | 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隔絕空氣 住宅失火時用水滅火--降低著火點 撲滅森林火災時設置隔離帶--隔離可燃物 | ||
C | 日常物質的區別 | D | 化學中常見的“三” |
醬油和醋--聞氣味 羊毛和化纖--點燃后聞氣味 食鹽和純堿--加食醋觀察有無氣泡 | 三種可燃性氣體--H2、CO、CH4 三種可加熱儀器--試管、燒杯、蒸發皿 三種構成物質的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