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生活中的現象或做法解釋不合理的是
選項 | 現象或做法 | 解釋 |
A | 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更易晾干 |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
B | 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 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 |
C | 在食品袋內充入氮氣 | 防止食物變質 |
D | 進入地窖前做燈火試驗 | 防止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煤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將煤通過一定方式可轉化為汽油,乙醇(C2H5OH)和氣體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國已經推廣使用一種車用乙醇汽油,這種汽油的燃燒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較少。請計算:
(1)69g乙醇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多少?(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2)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乙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則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個數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燃氣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氣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氣泄漏時及時發現,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5SH+9O24CO2+2X+6H2O,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X的化學式為SO2
B. 每個乙硫醇分子是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的
C. 乙硫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3
D. 乙硫醇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學習水的組成這一課題后,同學們己經知道水在通電的條件下能生成氫氣和氧氣。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同學對電解水的實驗很感興趣,很想通過實驗驗證這一結論。于是在征得老師同意后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電解時間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
負極生成氣體體積 | 7 | 15 | 23 | 31 | 39 | 47 | 55 | |
正極生成氣體體積 | 2 | 5 | 9 | 13 | 17 | 21 | 25 |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理論體積比是______;
如果你是這次實驗的參與者、請認真分析實驗數據,你會發現什么問題:______;
推測產生這一問題的可能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化學活動小組記錄的實驗現象如下,你認為正確的是
A.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并有剌激性氣味產生
B. 用石蕊試液染成的紫色干燥小花放入盛有CO2的集氣瓶中,小花變成紅色
C. 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變為淺綠色
D.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如圖是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
圖1 圖2
(1)圖1實驗中燃燒掉的石蠟的質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總質量。
(2)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某同學設計了圖2裝置,其中實驗___(序號)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硅酸鈉(Na2SiO3)是我國優先發展的精細化學產品。工業上用某種石英砂礦石(主要成分是SiO2,還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備硅酸鈉晶體的流程如下: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
(2)操作1的名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通州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是 ( )
A. 廢舊金屬回收再利用 B. 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兒購物
C. 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D. 推廣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能源汽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宿州埇橋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事實或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 事實或現象 | 解釋 |
A | 八月桂花,十里飄香 | 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 |
B | 水銀溫度計里的水銀熱脹冷縮 | 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
C | 25m3石油氣可加壓裝入0.024m3的鋼瓶中 | 分子間是有間隔的 |
D | 濃氨水和濃鹽酸接近時“空中生煙” | 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