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含鐵和炭的黑色粉末,為測定其中鐵粉的質量分數,進行以下實驗:稱量10.0g樣品放入50.0g的錐形瓶中,再加入過量稀硫酸100g(如圖一)立即開始記錄讀數(如圖二),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一中a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_。10.0g樣品轉移到錐形瓶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_________。
②寫出錐形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反應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mol。
③樣品中鐵粉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列式計算)
④根據錐形瓶中的反應繪制的圖像正確的是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太原市2018屆九年級綜合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 20℃時甲乙溶液的質量分數相等
C.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取乙的方法的蒸發結晶。
D. 40℃時,甲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是33.3%
D 【解析】A. 比較溶解度大小,必須指明溫度,錯誤;B. 2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們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錯誤;C.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蒸發結晶,析出的是甲與乙的混合物,錯誤;D. 40℃時,甲的溶解度是50g,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是×100%=33.3%,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2) 題型:填空題
在4P+5O2點燃2P2O5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質量的磷可跟_________份質量的氧氣化合,并生成__________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
160 284 【解析】在4P+5O22P2O5中, 4×31 5×32 2×(31×2+16×5),即表示124份質量的磷可跟160份質量的氧氣化合,并生成 284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時,乙、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B. 將t2℃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分解升溫至t3℃,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甲>丙
C. t4℃時,將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固體分別配制成飽和溶液,需加水質量最多的是甲
D. 甲中混有少量乙時,應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B 【解析】A.根據溶液是否飽和分析解答; B.根據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分析解答; C.根據物質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 據A、B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情況分析提純物質的方法。 【解析】 A. t1℃時,乙、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若溶液為飽和溶液,則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但題中溶液是否飽和不確定,故錯誤; B. 據圖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操作中,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取用固體藥品,手不能直接接觸藥品,以免被腐蝕或污染藥品,錯誤;B、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否則會引起火災,錯誤;C、溶解用玻璃棒攪拌,玻璃棒在攪拌時盡量不要碰擊燒杯壁,正確;D、過濾時,向漏斗中傾倒液體時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應緊貼燒杯內壁,以防液體濺出,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不用鑒別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的是
A. 無色酚酞試液 B. 紫色石蕊試液 C. 氯化鈣溶液 D. 氯化銅溶液
C 【解析】A、無色酚酞溶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稀鹽酸、氯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分別顯酸性、中性、堿性,使酚酞溶液分別顯示無色、無色、紅色,可以鑒別出氫氧化鈉溶液,再將顯紅色的氫氧化鈉溶液加入上述兩種無色溶液中,紅色消失的為稀鹽酸,不變的為氯化鈉溶液,故能鑒別,正確;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遇堿性溶液變藍,稀鹽酸、氯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分別顯酸性、中性、堿性,使石蕊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2018屆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可變成淡藍色液體,此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
A. 氧分子的大小 B. 氧氣的化學性質
C. 構成氧分子的原子種類 D. 氧分子之間的間隔
D 【解析】A、氧氣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時,分子的體積并沒有改變,錯誤;B、不管氧氣還是液氧均由氧分子構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所以氧氣的化學性質不變,錯誤;C、無論是氧氣還是液氧中的氧分子均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錯誤;D、氧氣在一定條件下變成淡藍色液體只是氧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六校聯盟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空氣和水都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生活、工農業生產都離不開。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_____。為比較二氧化碳和空氣的溫室效應,可將盛滿兩種氣體的密閉廣口瓶同時置于陽光下進行實驗,此實驗需定時測量的數據是_______。
(2)海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應,請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
(3)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健康不利,生活中可以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目前許多學校安裝了直飲水機,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圖:
其中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③中紫外線燈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
氮氣(或N2) 溫度 CO2+H2O=H2CO3 煮沸(若寫“蒸餾”也得分) 吸附水中異味和色素(或“吸附”) 消毒殺菌(或“消毒”、“殺菌”) 【解析】(1)根據空氣中氣體的含量解答;根據溫室效應造成溫度升高分析解答;(2)根據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解答;(3)根據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解答;(4)根據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分析解答;根據紫外線有消毒殺菌的作用解答。(1)空氣中氮氣的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蘇州市2017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家庭實驗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 B.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釀
C. 用75%的酒精殺菌消毒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D 【解析】A、用少量食醋可除去水壺中的水垢,食醋呈酸性,與水垢發生化學反應,不符合題意;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釀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C、用75%的酒精殺菌消毒過程中酒精與細菌中的蛋白質發生反應,有新物質生成,不符合題意;D、在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過程中活性炭吸附異味,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