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可入肺顆粒物。下列行為不會產生PM 2.5的是( )
A. 節日燃放煙花炮竹 B. 焚燒垃圾 C. 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D. 開發使用電動汽車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我們的生產密切相關,請試用所學過的化學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或做法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鹽酸,服用含少量細鐵粉的補血藥品,能治療缺鐵性貧血
(2)食品包裝袋中的干燥劑(主要成分是氧化鈣)有防潮作用
(3)用石灰漿粉刷墻壁,在一段時間內墻壁會“出汗”
(4)長期存放的氫氧化鈉溶液,因保存不當而發生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的下列現象不能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是 ( 。
A.夏季黃昏,池塘里的魚常游出水面 B.打開啤酒瓶蓋,有大量的氣泡冒出
C.喝下汽水時,感到有氣體沖到鼻腔 D.燒開水時,沸騰前有氣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6g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CO2和3.6gH2O,關于該物質的組有一系列結論:①一定含有C、H兩種元素 ②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可能含氧元素 ④一定含氧元素 ⑤分子中C、H的原子個數比為1:2 ⑥分子中C、H的原子個數比為1:4。其中正確的是 ( )
A. ①②⑥ B. ①②⑤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曹老師為學生做了一化學魔術實驗“水往高處走”。表演者將一支試管倒放入一個盛有無色透明液體的燒杯里,不斷晃動試管,可以觀察到水自動向試管內進入,液面升高。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的物質和燒杯內物質可能分別是什么?(至少答出兩種情況)(2)請解釋“水往高處走”的原因。 (3)表演者不斷晃動試管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氯化鈣和碳酸鈣的混合物12g 放入一個燒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123.4g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稱得反應后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131g,請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
(2)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及操作都正確的是
| 序號 | 物質 | 雜質 | 試劑 | 操作 |
| ||||||||
| A | FeCl2溶液 | CuCl2 | 過量鐵粉 | 結晶 |
| ||||||||
| B | CO2 | H2O | 濃硫酸 | 洗氣 |
| ||||||||
| C | NaNO3溶液 | Na2CO3 | 適量CaCl2溶液 | 過濾 |
| ||||||||
| D | 銅粉 | 鐵粉 | 過量鹽酸 | 過濾 |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動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內密封有空氣,右端的管口跟空氣連通。將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水的燒杯上,進行實驗。
向燒杯內加入氧化鈣后,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冷卻后,
活塞停留在刻度 (填數字)的位置,白磷能燃燒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實驗得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的結論,與教材中測定空氣中氧
氣含量的實驗相比較,該實驗具有哪些優點?(至少答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