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碳循環(如圖所示)。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對此非常感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如下裝置探究上述設想的反應原理是否可行。
(1)能證明裝置A“釋放CO2”的現象是 ;
(2)裝置B在實驗結束撤掉酒精噴燈時的作用是 ;
(3)上述反應結束后,小組同學對D中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以證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與假設】
D中的固體可能為:I.只有氧化鈣;Ⅱ.氧化鈣與碳酸鈣;Ⅲ.只有碳酸鈣
【進行實驗】
①甲同學從D中取一定量的固體于試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為碳酸鈣,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
②乙同學從D中取一定量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觸摸試管外壁,感覺發熱;繼續向試管中加入幾滴稀鹽酸,沒有發現氣泡產生。乙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只有氧化鈣,即猜想I成立。丙同學認為乙的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
③丙同學認為利用感覺溫度變化的方法判斷是否有氧化鈣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試液和
稀鹽酸證明了猜想Ⅱ成立,請完成他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猜想Ⅱ成立 |
(4)通過以上探究,小組同學認為科學家的設想在反應原理上是可行的。該設想的優點
有 (填字母序號)。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陽能 C.釋放出的CO2可作為資源加以利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沒有氧氣存在時,鐵與水幾乎不反應,但高溫下,鐵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一種常見鐵的氧化物和一種氣體。小明很好奇,設計如下實驗探究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后的產物。
(1)試管尾部放一團濕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肥皂泡,有爆鳴聲,稍后有肥皂泡飄到空中。說明生成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試管中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常見鐵的氧化物 | F | Fe2O3 | Fe3O4 |
顏色、狀態 | 黑色粉末 | 紅棕色粉末 | 黑色晶體 |
能否被磁鐵吸引 | 否 | 否 | 能 |
【初步驗證】試管中剩余固體為黑色,能全部被磁鐵吸引。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剩余固體是Fe與Fe3O4;猜想二:剩余固體是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及結論 |
【實驗結論】鐵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交流】該黑色固體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用的方法正確的是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操作方法 | |
A | CO2(HCl) | 先通過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
B | NaCl溶液(Na2CO3) |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
C | CuSO4溶液(H2SO4) | 加過量氧化銅粉末充分反應后過濾 |
D | 鐵粉(鋅粉) | 加過量FeSO4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青島世園會”于4月25日正式開園,主題是“讓生活走進自然”,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發展理念。
(1)下列做法不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發展理念的是 。
A.通過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來驅動空氣取水裝置從潮濕的空氣中得到水,用于澆灌植物
B.在大型場館的房頂設“光線導入”裝置,減少場館白天開燈的數量
C.景區鮮花大道覆蓋用秸稈等廢棄物再生的無土草皮,進行防塵、保濕
D.園區餐廳使用一次性木筷,以確保飲食衛生
(2)海洋植物館門口,一棵會光閃閃的人造植物“黃余奇葩——金耐冬”格外引人灃目。它是以優質木材雕刻而成,外貼純度為99.7%的黃金箔。
黃金制成金箔是利用了黃金良好的 性,“金耐冬”長久不褪色,總是金光閃閃是因為 。
(3)世園會植物館號稱亞洲第一大鋼結構館,拼裝鋼材桿件達到14000多根,所有桿件均為現場拼裝焊接。
①焊接鋼材桿件要先除銹。用稀鹽酸除銹(Fe2O3)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用氧氣乙炔焊機焊接鋼件時,要先調整乙炔(C2H2)和氧氣的比例,氧氣不能過量,如果氧氣過量,將導致焊接不牢。寫出乙炔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請分析氧氣過量會導致焊接不牢的原因 ;
③植物館內溫熱潮濕,為防止鋼件生銹,請你寫出一種可行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許多藥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對藥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釋,錯誤的是
A.濃鹽酸——防止揮發 B.NaOH溶液——防止與CO2反應
C.濃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與氧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碳循環(如圖所示)。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對此非常感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如下裝置探究上述設想的反應原理是否可行。
(1)能證明裝置A“釋放CO2”的現象是 ;
(2)裝置B在實驗結束撤掉酒精噴燈時的作用是 ;
(3)上述反應結束后,小組同學對D中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以證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與假設】
D中的固體可能為:I.只有氧化鈣;Ⅱ.氧化鈣與碳酸鈣;Ⅲ.只有碳酸鈣
【進行實驗】
①甲同學從D中取一定量的固體于試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為碳酸鈣,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
②乙同學從D中取一定量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觸摸試管外壁,感覺發熱;繼續向試管中加入幾滴稀鹽酸,沒有發現氣泡產生。乙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只有氧化鈣,即猜想I成立。丙同學認為乙的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
③丙同學認為利用感覺溫度變化的方法判斷是否有氧化鈣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試液和
稀鹽酸證明了猜想Ⅱ成立,請完成他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猜想Ⅱ成立 |
(4)通過以上探究,小組同學認為科學家的設想在反應原理上是可行的。該設想的優點
有 (填字母序號)。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陽能 C.釋放出的CO2可作為資源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