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黑色粉末A和白色固體B混合后加熱,生成無色氣體C;C能使黑色固體D劇烈燃燒,發出白光,生成無色氣體E;E通入石灰水變渾濁.根據有關事實和現象回答:
(1)A為 、C為 、E為 .
(2)寫出生成C的反應文字表達式: .
考點:
物質的鑒別、推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專題:
常見物質的推斷題.
分析:
本題的突破口:黑色固體D在C氣體中燃燒生成E,E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E為二氧化碳,D為碳,C為氧氣;A是黑色粉末,B是白色固體,混合后加熱生成氧氣,故A為二氧化錳,B是氯酸鉀;代入符合題意.
解答:
解:黑色固體D在C氣體中燃燒生成E,E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E為二氧化碳,D為碳,C為氧氣;A是黑色粉末,B是白色固體,混合后加熱生成氧氣,故A為二氧化錳,B是氯酸鉀;
故答案為:
(1)A二氧化錳(MnO2),C氧氣(O2),E二氧化碳(CO2).
(2)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點評:
解答本題要掌握各種物質的性質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
A.濕衣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B.水結成冰——分子發生變化
C.干冰升華——分子間間隔變大 D.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可同學為測定某鐵合金的含鐵量,做了如下實驗,稱取11.4克樣品,放入質量為50.0克的燒杯中,再往燒杯中加入100.0克的稀鹽酸(雜質不與酸反應、不溶于水)并對燒杯進行了四次稱量,記錄數據如下:
反應時間 | t1 | t2 | t3 | t4 |
燒杯總質量/克 | 161.4 | 161.2 | 161.0 | 161.0 |
求:(1)反應產生的氫氣的質量
(2)該鐵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實驗裝置回到問題。
(1)甲同學選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
①寫出儀器 B 的名稱:________。
②甲同學應選取的試劑是二氧化錳和________(填名稱),
二氧化錳固體在該反應中起________作用。
③檢驗氧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實驗前,甲同學先向儀器 A 中加入水,然后將導管放入水槽中,并打開儀器 A 的活塞,觀察導管口是否有連續的氣泡出現。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其文字表達式 ,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水槽中的水呈暗紫色,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分子觀點對下列常見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A.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運動
C.食物腐敗―分子發生變化 D.酒精揮發―分子間間隔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澄清、透明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溶液的體積等于溶質和溶劑的體積之和
C.同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D.動物攝取食物養料,食物被消化后變成溶液,才便于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一支盛少量水的試管中加入適量某固體物質,蓋上玻璃片,觀察到玻璃
片下面有水珠,則加入的物質是 ( )
A.干冰 B.硝酸銨固體
C.氯化鈉 D.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鈉與氯氣(Cl2)反應生成氯化鈉的模擬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反應中鈉原子轉移一個電子給氯原子
B.反應中氯氣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
D.反應中鈉原子與氯原子的得失電子情況是由原子的核內質子數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能實現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并指出其中的基本反應類型:
⑴淡黃色粉末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 )反應。
⑵一種紫紅色固體加熱,其生成物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反應。
⑶一種銀白色金屬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
( )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