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實驗或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A.量筒讀數 B.
過濾
C.木炭還原氧化銅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1)A實驗中讀出液體的體積是________mL。
(2)B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C實驗中看到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
(4)D實驗把細鐵絲盤成螺旋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集氣瓶中放點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鐵絲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2 引流 黑色固體變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或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 防止生成物炸裂瓶底 3Fe+2O2 Fe3O4 【解析】(1)液體的體積是42ml(2)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現象是黑色固體變紅色,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把鐵絲盤成螺旋狀的目的是為了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集氣瓶中放點水的目的是:防...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長寧區2018屆初三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化學反應C+H2OH2+CO中,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是
A. C B. H2O C. H2 D. CO
A 【解析】在化學反應 C+H2O ? H2+CO 中,碳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具有還原性,氫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具有氧化性。故選A。 點睛∶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具有還原性,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具有氧化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教育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明同學在做蠟燭燃燒的探究實驗時,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他驚奇地發現蠟燭又能重新燃燒起來。由此,他大膽地做了一個推測,此白煙是( )
A. 氧氣 B. 二氧化碳 C. 棉線 D. 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D 【解析】A. 氧氣有助燃性,但不可燃,不符合題意; B. 二氧化碳是氣體,且不可燃,不符合題意; C. 棉線可燃,但不是煙,“煙”是彌漫的固體小顆粒; D. 冷凝的石蠟的固體小顆粒可以形成煙,而且可以燃燒,符合題意;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是
A. 用甲醛浸泡海產品,延長保鮮時間 B. 用二氧化硫熏蒸饅頭,使它更白
C. 用適量的小蘇打做糕點,使它更松軟 D. 用大量的亞硝酸鈉制作熟食,使它更加可口
C 【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壞人體蛋白質的結構,使蛋白質變性,該做法會危害人體健康,錯誤;B、二氧化硫是有毒氣體,該做法會危害人體健康,錯誤;C、面粉發酵時可產生酸,碳酸氫鈉與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氣體膨脹使饅頭疏松多孔,該做法不會危害人體健康,正確;D、甜蜜素對人體有害,該做法會危害人體健康,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南沙區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1)我們已經學習了氫氧化鈉的性質,知道這種固體要密封保存,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進行了有關實驗:
【對固體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OH;猜想II:全部是Na2CO3;猜想III: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實驗和推斷】
(2)為進一步確定成分,進行了以下探究:
填寫以下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第一步:用試管取約2mL該無色溶液,滴入適量澄清石灰水。 | 現象a:溶液變渾濁。 | 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 證明有碳酸鈉。 |
第二步:靜置,取上層清液于另一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 | 現象b:②__________ | 證明含有NaOH,猜想III成立,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
③分析:小組中有同學提出質疑,認為以上實驗不能證明猜想III成立,理由是:
a、Na2CO3溶液呈堿性;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興趣小組按下圖實驗測定部分變質的NaOH固體中Na2CO3的質量分數。
①根據題中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計算Ca(OH)2溶液的質量分數。
②通過計算,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 CO2 + 2NaOH = Na2CO3 + H2O或氫氧化鈉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變質 Na2CO3+Ca(OH)2= 2NaOH+ CaCO3↓ 液體變紅 第一步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干擾第二步氫氧化鈉的檢驗 不能 21.2% 【解析】(1)氫氧化鈉固體要密封保存,原因有氫氧化鈉固體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還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了碳酸鈉而變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南沙區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了使小麥葉色濃綠,增強抗倒伏能力,應施加的復合肥是
A. 尿素(CO(NH2)2) B. 氯化鉀 C. 硝酸鉀 D. 磷酸二氫銨(NH4H2PO4)
C 【解析】可使農作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還能使農作物莖干粗硬,增強抗倒伏的能力的化肥中應該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南沙區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方法中,不能達到目的是
選 項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NaOH溶液(Na2SO4) | 加入適量的Ba(OH)2溶液、過濾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過濾 |
C | CO(CO2) | 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并干燥 |
D | CuSO4溶液(H2SO4) | 加足量氧化銅粉末,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7-2018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并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物 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10 | 4 | 30 | 22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13 | 38 | 5 |
A. 反應后甲的質量為0g
B. 甲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 乙、丙變化的質量比為9:8
D.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A 【解析】A、根據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后甲的質量=10g+4g+30g+22g?13g?38g?5g=10g,反應后甲的質量是10g,錯誤;B、甲的質量反應前后沒有變化,可能沒有參加反應,也可能是催化劑。正確;C、乙的質量增加了(13g-4g)=9g;丙的增加質量為(38g-301g)=8g,所以乙、丙的變化質量比為9:8,正確;D、反應后丁的質量減少,是反應物,乙、丙的質量增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中考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中,不合理的是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0.015m3的鋼瓶可以裝入20 m3的氣體,但是只能裝入0.015m3的水 | 氣體分子之間有間隔,液體分子間沒有間隔 |
B | 將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變黑 | 分子在不斷運動 |
C | 1滴水的質量約為0.05g ,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 |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
D | 過氧化氫受熱分解,水受熱不分解 | 二者分子構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的分子之間都有間隔,錯誤;B、將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變黑,是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正確;C、1滴水的質量約為0.05g,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正確;D、過氧化氫受熱分解,水受熱不分解,二者分子構成不同,分子的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