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 | 雜質(少量) | 試劑及操作方法 |
A | CuO | 碳粉 | 高溫灼燒 |
B | KNO3溶液 | BaCl2 | 滴加適量K2SO4溶液,過濾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鹽酸至無氣體產生為止 |
D | 二氧化碳 | 水蒸氣 | 緩緩通過裝有足量的氫氧化鈉固體的干燥管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吉安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過濾 B.
傾倒液體 C.
點燃酒精燈 D.
移走蒸發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畢業班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小紅同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她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鹽酸后,想起氫氧化鈉溶液中事先沒有滴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程度,她從燒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試管中液體的顏色沒有變化。于是她對燒杯中的溶液進行了以下探究:
(1)小紅認為此時燒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②氫氧化鈉有剩余;
③鹽酸有剩余。
小明同學卻判定不可能是“氫氧化鈉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______;
(2)他們共同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欲對上述其他兩種可能情況進行驗證。請根據相關內容填寫下表:
實驗方法 | 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 結論 |
將少量鋅粒放入試管中,然后從燒杯中取適量溶液至試管中 | 如果_______ | 則鹽酸過量 |
如果______ | 則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
(3)經過討論,他們認為利用下列幾種物質代替鋅粒,也可以達到驗證目的,你認為其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生銹的鐵釘 B.碳酸鈉粉末 C.硫酸鈉粉末 D.氫氧化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畢業班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導致酸雨的原因
B.用煤火取暖時應注意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古代字畫長久不變色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D.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某熱電廠用脫硫方法得到CaSO4生產K2SO4的工藝流程如下。
【資料】碳酸銨在水溶液中溫度高于70℃時開始分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脫硫反應中的碳酸鈣需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
(2)脫硫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 +2 SO2 +O2+4H2O=2CaSO4·2H2O +2_________;
(3)反應Ⅰ的溫度需要控制在60~70℃,其原因為_________;
A.60~70℃反應速率較快 B.高于70℃時碳酸銨分解,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4)濾渣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將NH4Cl溶液通過:_________、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等操作步驟得副產物NH4Cl晶體;
(5)(NH4)2SO4與KCl溶液需在濃氨水中發生反應Ⅱ,析出K2SO4晶體,其中濃氨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6)下列洗滌產品K2SO4晶體的方法中,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
A.常溫時蒸餾水洗 B.冰水洗 C.飽和硫酸鉀溶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能用下圖裝置完成的實驗是
A | B | C | D | ||
氣體 | 二氧化碳 | 氧氣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氯化氫 | |
液體 | 氫氧化鈉溶液 | 水 | 氫氧化鈣溶液 | 酚酞試液 | |
實驗 | 檢驗二氧化碳 | 監控氧氣流速 | 除去一氧化碳 | 證明氣體溶于水呈酸性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句容市、丹陽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網上閱卷第二次適應性檢測(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將Cu2O和Cu的固體混合物5.2g放入燒杯中,加入過量的20%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到3.2g固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Cu2O+H2SO4 CuSO4+Cu+H2O)
A. 剩余固體為純凈物
B. 反應過程中,溶液逐漸變藍
C. 原固體混合物中Cu的質量大于Cu2O
D. 在最后一次洗滌后的濾液中滴加BaCl2溶液,檢驗固體是否洗滌干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