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結合鹽酸的性質分析,選擇適當的器材,設計合理的裝置.
(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可以據此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據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1)在實驗室中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不能將實驗中的銅網換成鐵網,是因為鐵能夠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
故答案為:大理石(或石灰石);鐵網被腐蝕,制得的CO2氣體中混有H2;Fe+2HCl═FeCl2+H2↑.
(2)由于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化鈉發生反應從而導致瓶內壓強減小,因此瓶子變癟或出現瓶吞雞蛋現象;但由于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內壓強減小,因此為了使實驗有足夠的說服力,因此可以做對照實驗,把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換成水.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壓強減小;水.
點評 主要考查了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有關知識和二氧化碳的有關性質,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水鑒別硝酸銨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 | |
B. | 用紫色石蕊試液鑒別二氧化碳氣體和一氧化碳氣體 | |
C. | 用濃硫酸除掉氫氣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 | |
D. | 用氫氧化鋇溶液除掉硫酸銅溶液中的硫酸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名稱 | 食用純堿 | 食用小蘇打 |
主要成分 | Na2CO3 | NaHCO3 |
酸堿性 | 水溶液顯堿性 | 水溶液顯堿性 |
熱穩定性 | 受熱不分解 | 270℃時完全分解為碳酸鈉、二氧化碳、水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分別向等濃度、等體積的純堿溶液和小蘇打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 | 溶液均變紅色,且純堿溶液中顏色更深 | 兩種溶液均呈堿性,且純堿溶液的堿性更強 |
②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兩種溶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 純堿溶液的pH=11,小蘇打溶液的pH=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試劑 | 操作方法 |
A | HCl(CO2) | 適量NaOH溶液 | 吸氣 |
B | NaCl(NaOH) | 過量稀鹽酸 | 蒸發結晶 |
C | CO2(CO) | 足量O2 | 點燃 |
D | 稀鹽酸(稀硫酸) | 適量硝酸鋇溶液 | 過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A | 將一根未打磨的鋁條放入 硫酸銅溶液中 | 無紫紅色固體析出 | 鋁不如銅活潑 |
B |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 | 木條復燃 | 氧氣支持燃燒 |
C | 將CO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 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 | CO具有可燃性 |
D | 把濃硫酸滴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 溶液溫度升高 | 中和反應放熱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