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用排液體收集氣體的方法;
(2)根據一氧化碳易可燃,容易發生爆炸考慮;
(3)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考慮.
解答 解:(1)一氧化碳有毒,不能夠排放到空氣中去,要把一氧化碳收集起來,所以導管接口的連接順序為a、d、b、e,排出的氫氧化鈉溶液流到D中的燒杯中去.C裝置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B中沒反應掉的二氧化碳;
(2)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和氧氣混合在點燃的條件下會發生爆炸,所以實驗開始時應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熱,目的是趕盡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爆炸;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
故答案為:(1)d;b;(2)先通CO再加熱;(3)CO2+Ca(OH)2═CaCO3↓+H2O.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實驗裝置、實驗現象、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和污染及能源的再利用,難度稍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序號 | 探究實驗 | 簡答 |
Ⅰ | 若為H2與CuO的反應 | B處玻璃管觀察到現象:出現水珠. |
Ⅱ | 若為CO與CuO的反應 | B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是:CO. |
Ⅲ | 若為CO2與C 的反應 (B處換成酒精噴燈加熱) | B處的黑色粉末逐漸減少,最后消失, D處觀察到有藍色的火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2B | B. | A2B3 | C. | AB2 | D. | A3B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分別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氣體中 | B. | 觀察顏色、狀態、聞氣味 | ||
C. | 分別用吹肥皂泡的方法 | D. | 通電電解后利用電極來判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