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aOH NaC1 CuSO4 HC1 | B. | KNO3 Na2SO4 NaOH KC1 | ||
C. | KC1 Ba(NO3)2 HC1 CaC12 | D. | Na2CO3 Ba(OH)2 KNO3 Na2SO4 |
分析 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可知,若物質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水、氣體、沉淀,則能夠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后顯紅色,說明該溶液顯堿性.
A、CuSO4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B、四種物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加入無色粉酞溶液后顯紅色,故選項正確;
C、四種物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溶液顯酸性,加入無色粉酞溶液后不變色,故選項錯誤;
D、Ba(OH)2 和Na2CO3、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換成分分別生成碳酸鋇沉淀和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共存問題,判斷物質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質之間能否發生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水;解答本題還要注意所得溶液顯堿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硫酸銅、食鹽、純堿屬于鹽 | B. | 硫酸銨、硝酸鉀、尿素屬于氮肥 | ||
C. | 蛋白質、糖類、脂肪屬于營養素 | D. | 杠桿、滑輪、斜面屬于簡單機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醛是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 |
B. | 甲醛分子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1:8 | |
C. | 每個甲醛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組成的 | |
D. | 每個甲醛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核、16個質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部分路橋實施單雙號通行政策,有利于緩解交通壓力 | |
B. | 在修建路橋的過程中,用到了許多鋼筋、水泥、沙子,它們均屬于金屬材料 | |
C. | 在路橋建設中,使用了生鐵和鋼,其中生鐵的含碳量比鋼高 | |
D. | 道路建設中使用了許多瀝青,是石油煉制的產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