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的質量(g) | 24.5 | 5 | 0.1 | 0.4 |
反應后的質量(g) | 0 | 5 | 15 | x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乙是反應物 | B. | 丁是催化劑 |
| C. |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 D. | X=10 |
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類型的判定. | |
專題: |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根據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由表格的數據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可以完成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判斷,進而結合基本反應類型的特點來完成解答即可. |
解答: | 解: 由表格的數據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 A、乙的質量不變,可能為催化劑,可能沒有參與反應; B、丁的質量由0.4g,變為10g,不可能是催化劑; C、由分析可知:反應物為一種,而生成物為兩種,符合“一變多”的特點,故屬于分解反應; D、由分析可知:由表格的數據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可知:24.5g+5g+0.1g+0.4g=5g+15g+x,則x=10g. 故選:D. |
點評: | 此題是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合反應的特征來判斷反應類型,解此題的關鍵是要會正確分析判斷那些物質是反應物,那些物質是生成物.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歸納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關事實和推理得到的結論合理的是
事實 | 結論 | |
A | 二氧化錳對氯酸鉀分解和過氧化氫分解均有催化作用 | 不同的反應有時可以使用同一種物質作催化劑 |
B | 白磷和紅磷均是由磷元素組成的單質 | 白磷和紅磷屬于同一種物質 |
C | C與O2反應能放出大量的熱 | C與O2不需要任何條件就可以發生反應 |
D | Al在常溫下就能與O2發生發應,Fe在常溫下幾乎不與O2反應 | Al的抗腐蝕性能比Fe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聚乙烯塑料是由成千上萬個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乙烯的化學式為C2H4,下列關于CH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 乙烯屬于有機物 |
| B. | 乙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
| C. | 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 |
| D. | 乙烯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氯堿工業”是我國目前化學工業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主要原理是電解飽和食鹽水,其化學方程式為xNaCl+2H2OxNaOH+H2↑+Cl2↑.在20℃時,取100g飽和NaCl溶液進行電解,一段時間后測得產生氯氣(Cl2)的質量為7.1g.已知:20℃時,NaC1的溶解度為36g.
請分析并計算回答:
(1)運用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上述反應中x= .
(2)通過計算,上述過程中同時產生H2的質量為 0 g.
(3)計算電解后剩余溶液中NaC1的質量分數(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也生產都離不開水
(1)自來水廠常用 _________ 來吸附水中的異味和色素;檢驗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常用 _________ ;沾有較多油污的碗碟很難用水清洗干凈,可向水中加入洗滌劑進行清洗,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_________ 作用;可供我們使用的淡水資源有限,我們必須要節約用水,生活中你的節水方法是 _________ .
(2)電解水的實驗中,負極產生的氣體是 _________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配制步驟為計算、稱量、量取、 _________ 、裝瓶貼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氟氯代烷(商品名為氟利昂)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制冷劑,它是在一定條件下用氟、氯原子取代CH4中的氫原子制得,如CF2Cl2、CFCl3等都屬于氟氯代烷.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科學家認識到氟氯代烷是破壞地球生命的“保護神”﹣﹣高空臭氧層的主要物質,氟氯代烷上升到高空后,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參與破壞臭氧的反應:
①Cl+O3=ClO+O2;②O3O2+O;③ClO+O=Cl+O2;
總反應:2O3=3O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結果是O3變成了O2,Cl在其中起 作用.
(2)已知:氟氯代烷破壞臭氧的能力與化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成正比.請分析氟氯代烷破壞臭氧的能力
CFCl3 CF2Cl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